《无损检测专业知识》PPT课件

《无损检测专业知识》PPT课件

ID:39538752

大小:1017.10 KB

页数:87页

时间:2019-07-05

《无损检测专业知识》PPT课件_第1页
《无损检测专业知识》PPT课件_第2页
《无损检测专业知识》PPT课件_第3页
《无损检测专业知识》PPT课件_第4页
《无损检测专业知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损检测专业知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无损检测专业知识1、第二章无损检测方法及其工艺要点2、第三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目录第二章无损检测方法及其工艺要点2.1无损检测概念2.2无损检测应用目的和特点2.3无损检测方法的工艺要点2.4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back2.1无损检测概念定义:在不损坏受检件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前提下,对受检件内部及其表面的不连续和物理量进行检查和(或)测试的方法。back关于超声测厚:1、仪器校正:采用台阶试块,选接近待测厚度最大值和最小值(或最大值的1/2)进行校正,如T=25,用30,24

2、校正。2、测定方法:一次测定法,二次测定法,30mm多点测定法。常规无损检测方法:JB/T4730-2005:RT、UT、MT、PT、ET,AEASME:5大常规+VT+LT日本:5大常规+应变测试2.2.无损检测方法应用目的和特点2.2.1目的1、保证产品质量:容器制造从原材料到水压试验后全过程采用2、改进制造工艺:焊接试验、铸造浇冒口3、保障产品安全运行:在用检验、声发射监督4、降低生产成本:管座角焊接防层状撕裂、混料的电磁分选2.2.2无损检测方法特点1、无损检测结果评价准则是建立在破坏

3、试验和实际发生事故基础上的;2、无损检测时机安排十分重要;成形封头检测、锻件检测、裂纹敏感性材料容器检测3、无损检测的可靠性影响因素较多,选择适当的NDT方法和规范非常关键;案例:成形汽包表面缺陷诊断4、无损检测结果只是评定质量和寿命的依据之一。back2.3无损检测方法的工艺要点2.3.1射线照相法1、射线源、胶片和增感屏的恰当组合问题基本原则:在能穿透受检件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能量低的射线,优先顺序是:X射线—Ir192—Co60;X射线照相应尽量选用较低的管电压,在采用高管电压时,应保证适当

4、的曝光量。采用射线对裂纹敏感性大的材料RT时,应采用T2类或更高类的胶片。一般应选用金属增感屏或不用增感屏。双片叠加技术:就是在同一个暗袋中放入两张感光速度不同的胶片,而胶片之间用一个双面增感屏隔开。多用于厚度相差较大工件,提高宽容度。叠加观察时,单片黑度应不低于1.3。back2、胶片有效透照长度问题A、一次透照长度应以透照厚度比K进行控制。不同级别射线监测技术和不同类型对接焊接接头透照厚度比应符合JB/T4730-2005的规定。B、整条环向对接焊接接头所需的透照次数可参照JB/T4730

5、附录D的曲线图确定。back3、压力容器取换证检查常发现的一些问题A、将象质计放在胶片一侧;B、将搭接标记插在暗盒的字码套上;C、底片发黄;D、底片黑度偏低;E、有效透照长度不够;F、底片上标计不全。back4、射线检测质量管理见教材。back5、RT检出面状缺陷能力都比UT差吗?19Mn6管板钻孔补焊探伤案例。对接焊缝中垂直检测面﹥3倍波长面状缺陷检测问题(如窄间隙焊缝)。back2.3.2超声检测方法要点1、检测面用砂轮修整问题手提砂轮打磨,仔细操作,其表面粗糙度在70m左右,有时可达15

6、0m以上,满足不了超声检测要求。普通良好状态黑皮表面粗糙度约为20m,氧化皮剥落处也有50m,少量锈蚀用金属刷和砂布去除。缺陷种类产生位置反射面方向性形状探头个数频率折射角备注坡口面未熔合坡口面光滑与坡口面相同平面状单5MHZ900-层间未熔合层间略粗糙平行于检测面曲面状单2.5MHZK1内部未焊透根部光滑垂直检测面平面状双:串列式5MHZK1厚板≥40mm内部未焊透单2.5MHZ700扽边高2mm以下纵向裂纹整个焊缝区粗糙多数垂直于检测面弯曲面单2.5MHZ700横向裂纹正反面附近粗糙

7、垂直焊接线弯曲面单5MHZ700夹渣坡口面和层间稍粗糙推测困难复杂单2.5MHZ400-700单面未焊透根部光滑垂直于检测面槽形单5MHZK12、各种焊接缺陷的特点及最佳检测参数横向裂纹检测:最后焊接层的正下方附近(正反面)10mm范围内(手工焊),埋弧自动焊一般在20——30mm范围内Cos=sincos3、检测灵敏度是不是越高越好?过高的灵敏度将使始脉冲占宽过大。对薄板焊缝检测影响大。JB/T4730同ASME比检测灵敏度高得多。4、端点6dB法和绝对灵敏度法当把最后一个高点选在定量线

8、上,下降6dB就到了评定线,这还是端点6dB法。5、焊缝缺陷的定性问题JB/T4730-2005增加了这方面内容;附录L缺陷性质识别和形性质估判,对缺陷进行了分类,规定了定性依据及程序。关于五步法定性。两侧探伤法:面状缺陷判据为9dB,如坡口未熔合。6、焊缝的等级评定问题分4步:(1)反射波幅(2)定为裂纹等危害缺陷为Ⅲ级(3)单个缺陷指示长度:I:1/3T;II:2/3T(4)多个缺陷累计指示长度:I:任意9T焊缝长度范围内L不超过T;II:任意4.5T焊缝长度范围内L不超过T。I区缺陷指示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