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建筑文化特色初探——参加海河综合开发建筑整修工程有感

天津建筑文化特色初探——参加海河综合开发建筑整修工程有感

ID:39541229

大小:254.7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5

天津建筑文化特色初探——参加海河综合开发建筑整修工程有感_第1页
天津建筑文化特色初探——参加海河综合开发建筑整修工程有感_第2页
天津建筑文化特色初探——参加海河综合开发建筑整修工程有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天津建筑文化特色初探——参加海河综合开发建筑整修工程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刘鸿尧作为天津市委、市政府“三步走”战略的五大战略举措之首.海河综合开发项目开展已有三年。随着海河两岸基础设施工程的推进.旧建筑的整修工作也在同步跟进。从天津的发祥地三岔河口至海河中游的起点光华桥是这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段。海河在这一段流经市中心区12公里.这12公里沿岸的综合开发区域可以说是整个天津市区的缩影.两岸建筑也相应折射了天津市建筑文化的发展史。镌刻着天津城市发展的年轮。三年来.笔者一直在主持海河沿岸建筑整修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对天津的建筑文化特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城市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新陈代谢的更迭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

2、城市的历史总是在她走过的地方留下岁月的记忆。有记忆的城市就是有历史延续的城市.这种记忆能使我们了解城市是怎样一步步77盛盎i

3、:=塑一走过来的.又将在哪个起点展开她新一段前进的步伐。温家宝同志提出:“要加强文化修养,要了解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发展历史.办事作决策要对历史负责。”这也是我们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能真正做到修复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所必须牢记的。而综观天津市所需综合整治的这一区域就会发现.在漫长的历史中,天津卫几经衰荣.现存建筑以近100年建成的为主.这些建筑按功能形成以下几个区段:传统的民族商业文化区.如天后宫一带;现代的商业文

4、化区.如小白楼、百货大楼一带:小洋楼组成的租界区和具有独特风貌的天津民居群落:深宅大院的大宅门.以及城市贫民蔽身的窝铺⋯⋯总之。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既有建筑文化的瑰宝.也有需要我们改造的沉重包袱。因此。在综合整治的过程中必须对每一个街区、每一个地段、每一幢建筑进行具体分析。发参加洛河综舍开笈建筑整修互程有感夫律建冤文他特仓初探盛盎!:塑”万方数据掘其中有价值的因素.保留和延续城市的记忆.并在这个基础上赋予其新的生命。在有了以上感性认识之后.对这些建筑存在的客观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并总结天津的城市特色与建筑风貌.进而用“燕尾服”观去指导建筑的整修

5、工作。城市特色与建筑风貌是城市文化的具体体现。研究天津城市特色与建筑风貌首先要研究天津的城市文化。对天津的城市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按照历史学家的考证.天津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了.但天津的发展是天津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处的不同地位所决定的。中世纪.天津作为北京的门户.又是东北入关的通道.在边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金朝在天津设立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明朝设卫筑城,都反映了它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天津除了在边防上起着重要作用外.由于水运和盐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商贸的繁荣.清朝前期又将天津从纯军事建制的“卫”改为行政

6、建制的“州”。后又改“州”为“府”。此时,城市居民的主体是军人、官员、码头工人、盐民和商人.这些人来自全国的各个地方.因此可以说天津从建城开始就是一座移民城市。这一点在近代的《卫志》里已有描述:“盖天近东海,故荒石芦荻处.永乐始辟而居之,杂以闽、广。吴、楚、齐、梁之民,风俗不甚统一。”它的文化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征。这一点,天津与上海比较类似。天津是移民城市,上海居民的主体也是移民:天津在《北京条约》后开埠,上海在《南京条约》后开埠;近代天津有九国租界.上海则号称“十里洋场”。不同的是上海虽然建县只有700年。但它的基础是南方的小城镇.属于

7、江南文化系统。上海古代建筑文化是小桥流水人家.绿树粉墙黛瓦的风格。天津则不同.它的基础是北方军事要塞,虽然属于北方文化系统。但它的地域特征更明显。以语言为例.虽然在同一种语言内由于地域的不同会出现很多方言.但这种方言是连续和过渡的,包括两个互相接壤的不同国度.语言都是连续和过渡的。但天津就不一样,天津方言与周边地区都不连续.都没有过度.是个单独的“语言岛”。由于天津早期移民主体是转籍的军人、船户、盐民、商人。在建筑文化上就充分反映了它的移民特征和平民特征。天津的民居在空间布局上带有明显的北方特点.即胡同较直.道路的交通功能与商业功能分工明确

8、。院落体现了九河下梢、水旱码头、寸土寸金的独到之处。移民城市我行我素、不拘章法以及平民城市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文化特征。天津没有北京那样受仪轨、章法制约标准的四合院,而是随地势、随需要、随财力而形成的院落。有院内除正房外还有东西厢房的,有只有正房与南房的,也有只有东西厢房的。正房有两间的、三间的、五间的甚至一间的.也有一个院只有一间房的.总之五花八门,不拘一格。而在檐头、门楼、门窗、照壁等细部又有江、浙、皖民居的明显痕迹。而天津周边地区绝无这种现象,因此天津的建筑文化也呈“岛”状。正是由于天津城市的移民和78平民特征.天津早期建筑的主要特点

9、就是随意性、实用性。到了近代,小洋楼成为天津地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态。1860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英《北京条约》,自此天津开埠.英国胁迫清政府同意其圈占0.31平方公里土地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