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学 期末重点

土地利用规划学 期末重点

ID:39541792

大小: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5

土地利用规划学 期末重点_第1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 期末重点_第2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 期末重点_第3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 期末重点_第4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 期末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地利用规划学 期末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3..区位论: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廖什的市场区位论。4.系统工程: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组织管理技术,是以大型的复杂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并有目的地对其

2、进行规划、研究、设计和管理,以期达至总体最优的效果。5.土地适宜性的评价: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6.土地利用潜力:在发挥现有的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地能进一步发挥其功能的大小,说明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和土地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7.土地利用结构: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8.土地利用地域分区:依据土地利用和保护的主导方向,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划分的过程。9.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10.城镇体系:又称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区域内一系列

3、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定空间区域内具有内在联系的城镇集合。11.土地整理:指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调整与治理,通过对土地利用环境条件的改善和生态景观建设,消除土地利用中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制约或限制作用的因素,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12.土地复垦:在生产过程中,对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13.土地整治规划:为了使土地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人为地创造土地生态良性循环的途径和措施的总体安排。14.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为解决某个特点的土地利用问题而编制的一种土地利用规划类型,如基本农田保护

4、区规划、农田整理规划、土地开发复垦、整治规划等。15.排水枢纽:控制灌区用于排水的建筑物,如排水闸、排水站。16.容泄区:容纳经排水枢纽排泄出去的多余水量的场所,一般为天然河流、湖泊或水库等。17.土地质量:土地相对于某种特定用途效果的优良程度。按其目标可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18.可行性研究:指进行能否做得到或是否行得通的研究。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决策阶段。19.基本农田: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20.土地利用结构可

5、以解决的问题: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和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土地利用效率可用平均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的大小或平均单位产出的占地大小来表示。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就是要尽可能地降低平均每单位产出的占地量或提高平均每单位土地的产出量。21.土地的功能:①养育功能;②承载功能;③仓储功能;④景观功能。22.土地的特性:①土地物质的自然性;②数量的有限性;③沃度的差异性;④利用的可持续性;⑤位置的空间性;⑥属性的两重性。1.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①土地供需综合平衡;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③土地利用宏观布局;④土地利用微观设计。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①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②土地利用的

6、合理组织;③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3.土地利用规划内容: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②土地利用潜力分析;③土地供给与需求预测;④土地供需平衡和土地利用结构化;⑤土地利用规划分区和重点用地项目布局;⑥城乡居民点用地规划;⑦交通运输用地规划;⑧水利工程用地规划;⑨农业用地规划;⑩生态环境建设用地规划;⑪土地利用专项规划;⑫土地利用费用效益分析和规划实施。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②土地供给量预测;③土地需求量预测;④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⑤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⑥土地利用分区;⑦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5.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程序:①明确任务;②组织班子;③收集资料;④明确问题

7、;⑤总体构想;⑥系统分析;⑦系统综合;⑧系统优化;⑨系统评价;⑩系统运行;⑪系统更新。6.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①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②因地制宜原则;③综合效益原则;④逐级控制原则;⑤动态平衡原则。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程序的阶段:①准备工作阶段(组织准备、制定工作计划、制定技术方案、收集资料);②方案编制阶段(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与土地供需预测、土地供需平衡分析、确定土地利用目标与基本方针、编制供选方案);③规划审批阶段(规划成果评审、规划的审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