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计算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计算

ID:39547196

大小:5.64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06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计算_第1页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计算_第2页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计算_第3页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计算_第4页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计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张芹老师对网友提问的综合回答(三)1.山东田兆峰E-mailtzf94d751@163.net张芹老师:请介绍JGJ145《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应用算例。张芹老师回答田兆峰先生:附上JGJ145《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应用算例供参考。张芹2006年5月1日JGJ145《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应用算例(修改稿)例:250mm×400mm混凝土梁(带板,板厚200mm),C35级砼,密集配筋,锚板200mm×300mm×6mm,采用四个8.8级FZA10×40M6/10扩孔型锚栓后锚固,hef=40mmAS=20

2、.1mm2fStK=800N/mm2,风荷载标准值3226N/m2,地震作用标准值160N/m2,分格宽1.2m层高3.6m.,作后锚固计算。解:风荷载设计值W=1.4×3226=4516N/m2地震作用设计值qE=1.3×160=208N/m2风荷载线荷载qw=1.2×4516=5419N/m地震作用线荷载qE=1.2×208=250N/m水平作用组合设计值q=5419+0.5×250=5544N/m自重面荷载设计值G=1.2×400=480N/m2重力作用设计值N=1.2×3.6×480=2074N一.锚板设楼板面上N

3、压=2074NVgsd=5544NM=2074×230+5544×50=754220N-mmA.锚栓内力分析a.受力最大锚栓拉力锚栓本身不传递压力,锚栓连接的压力通过被连接的锚板直接传给混凝土基材,Ngsd=0∵N/n-My1/Σyi2=0/4-(754220×50)/(4×502)=-3771N<0∴Nhsd=(NL+M)y/1/Σy/i2=[(0×50+754220)×100]/(2×1002)=3771Nb.锚栓剪力螺杆C1=100mm<10hef=10×40=400mm所以四个锚栓中只有边缘2个锚栓承受剪力,每个锚

4、栓所受剪力为:Vhsd=Vgsd/2=5544/2=2772N。B.锚固承载力计算a.锚栓钢材受拉破坏承载力锚栓钢材受拉破坏承载力标准值NRK·S=ASfStK=20.1×800=16080N锚栓钢材受拉破坏承载力分项系数γRS·N=1.2fStK/fYK=1.2×800/640=1.50锚栓钢材受拉破坏承载力设计值NRd·S=NRK·S/γRS·N=16080/1.5=10720N>Nhsd=3771Nb.混凝土锥体受拉破坏承载力因锚固点位于结构受拉面,而该结构为普通混凝土结构,故锚固区基材应判定为开裂混凝土。单根锚栓理

5、想混凝土锥体受拉破坏承载能力标准值:N0RK·C=7.0(fCU·K)0.5hef1.5=7.0×350.5×401.5=10477NSCr·N=3hef=3×40=120mmCCr·N=1.5hef=1.5×40=60mmCCr·SP=2hef=2×40=80mmC1=100mm>Ccr·N=60mm取C1=Ccr·N=60mmψS·N=0.7+0.3(C1/CCr·N)=0.7+0.3×60/60=1.0ψre·N=0.5+hef/200=0.5+40/200=0.7Ngsd=0偏心距eN=0ψec·N=1/(1+2e

6、N)=1/(1+2×0)=1.0开裂混凝土ψucr·N取1.0A0C·N=SCr·N2=1202=14400mm2S1=100mm<Scr·N=120mm取S1=100mmS2=200mm>Scr·N=120mm取S2=Scr·N=120mmC1=100mm>Ccr·N=60mm取C1=Ccr·N=60mm取C2=Ccr·N=60mmAC·N=(C1+S1+0.5×Scr·N)×(C2+S2+0.5×Scr·N)=(60+100+0.5×120)×(60+120+0.5×120)=52800mm2群锚混凝土锥体受拉承载力标

7、准值NRK·C=N0RK·C(AC·N/A0C·N)ψS·N·ψre·N·ψec·N·ψucr·N=10477×(52800/14400)×1.0×0.7×1.0×1.0=26891N混凝土锥体受拉破坏承载力分项系数γRC·N=2.15群锚混凝土锥体受拉破坏承载力设计值NRd·C=NRK·C/γRC·N=26891/2.15=12507N>Ngsd=0(锚栓本身不传递压力,锚固连接的压力通过被连接的锚板直接传递给混凝土基材)C.混凝土劈裂破坏承载力Ccr·SP=2hef=2×40=80mmC1=100mm>Ccr·SP=8

8、0mm取C1=80mm取C2=Ccr·SP=80mmScr·SP=2Ccr·SP=2×80=160mmS1=100mm<Scr·SP=160mm取S1=100mmS2=200mm>Scr·SP=160mm取S2=Scr·SP=160mmA0C·N=Scr·SP2=1602=25600mm2AC·N=(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