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的数据分析

DEM的数据分析

ID:39550445

大小:737.0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06

DEM的数据分析_第1页
DEM的数据分析_第2页
DEM的数据分析_第3页
DEM的数据分析_第4页
DEM的数据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DEM的数据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DEM的数据分析1.实验目的1.学会在ArcViewGIS中,将一等高线contours数据转化为TIN再从TIN转换到grid和grid到TIN,以及grid、TIN分别到等高线contours的转化。2.并在此过程中了解数据是如何进行DEM的三角网格化的。比较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在放大过程中的区别。3.学会对数据进行坡度、坡向、阴影、面积体积计算等处理。并通过这些综合信息对数据进行全方面综合详细的筛选。2.实验准备工作1.一台装有ArcViewGIS软件的计算机。2.一地区等高线contours数据。3.实验步骤1.导入数据:打开ArcViewGIS软件,选择识

2、别数据类型为3DanalystGeoproserocesingSpatial。然后打开一个View窗口,导入c盘里的contours数据。成图如下:2.将该等高线contours数据转化为TIN数据,再从TIN转化为grid:等高线contours转化为TIN数据:激活contours数据,然后单击surface菜单栏里的相应选项如图:左上图可以清晰的看到DEM的三角网格处理过程(放大该图的一角即可清晰看到此过程)。右上图为处理后的成果图。从TIN转化为grid:激活刚刚做好的TIN数据,单击Theme菜单栏里的相应选项,createtogrid,设置好相关属性,

3、成图如下。双击该主题即可弹出右下图的窗口,可以对其颜色类别等属性进行个性化编辑:1.grid到TIN,以及grid、TIN分别到等高线contours的转化:grid到TIN:激活grid主题,然后单击Theme下拉菜单栏里如下图的选项,即可实现该转换。grid、TIN分别到等高线contours的转化:grid:激活grid主题,然后单击Theme下拉菜单栏里如下图的选项,设置等高间距为50,初始高度为默认值200,成图如右下中:左图为与原等高线数据同时显示。TIN:同理激活TIN主题,做相应的编辑,成图:左上是右上图放大的一部分。1.比较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在放

4、大过程中的不同:任意选择一个等高线主题如初始等高线数据,并将其激活,做grid转化如图左下。右下图为只显示原等高线数据:单击zoom标签,将grid化后的数据以最适宜的比例呈现在窗口中如图左下,然后进行不同程度的放大。后三张图为原等高线数据及其不同程度的放大:1.坡度分析:激活TIN,单击Surface下拉菜单栏里如下图中坡度选项。单击Analysis下拉菜单栏里如下图中的地图计算。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坡度筛选信息。然后单击计算标签。即可看到符合要求的地域为深红色标注如右下图:2.坡向分析:同理激活TIN,如图单击相应选项,设置好属性参数。即可生成坡向图,右下:同

5、样进行信息筛选,选出东南面向的地域,右上红色区即是。1.阴影分析:激活TIN,如图单击相应选项,设置好属性参数。2.面积体积计算:激活TIN,如图单击相应选项。设置初始高度值为200,单击OK。计算结果如右上图:3.对数据进行综合信息的筛选分析:激活TIN,打开一个MapQuery。进行坡度坡向及阴影三方面的综合筛选,筛选结果如图右上:1.实验数据分析与结论(可另附文字材料)1.GIS基于等高线通过三角网格法实现了contours到TIN的转化。2.经过grid化的数据为栅格数据,未经grid化的原contours数据为矢量数据。通过分别对其的不同程度放大,可以发

6、现栅格数据在放大过程中数据会发生改变,而矢量数据却不会变化。3.将TIN和grid数据分别转化为contours数据后,同时把原contours数据显示出来,发现两者并不十分吻合。原因是前两者在转化前设置了初始高度为200,等高距为50因而转化后的数据较原数据更为密集。而且前者是在后者基础上理论递推得到的并不见得符合实际。2.实验收获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验收获学会了在ArcViewGIS中,将一等高线contours数据转化为TIN再从TIN转换到grid和grid到TIN,以及grid、TIN分别到等高线contours的转化。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到数据是如何进行DE

7、M的三角网格化的。比较了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在放大过程中的区别。学会了对数据进行坡度、坡向、阴影、面积体积计算等处理。并通过这些综合信息对数据进行全方面综合详细的筛选需要解决的问题操作仍不够熟练。还要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3.指导教师评语教师签名:年月日备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