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医关系探究中医之振兴-医学论文

从道医关系探究中医之振兴-医学论文

ID:39550993

大小:19.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06

从道医关系探究中医之振兴-医学论文_第1页
从道医关系探究中医之振兴-医学论文_第2页
从道医关系探究中医之振兴-医学论文_第3页
从道医关系探究中医之振兴-医学论文_第4页
从道医关系探究中医之振兴-医学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道医关系探究中医之振兴-医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道医关系探究中医之振兴-医学论文从道医关系探究中医之振兴一、同是医学的“西医”、“中医”我不知道教科书是怎么为“医学”定义的,但我认为一切医学都是基于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为解决生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产生、发展、完善起来的一门知识。由于认识事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一样,所以对生命和疾病的本质有着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结论,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医学体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现代医学——“西医”,和祖国传统医学——“中医”!“西医”是科学的宠儿!是在科学的摇篮里、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精心组装出来的科学产品。它在唯物论

2、的指导下,通过对人体的宏观解剖和细胞分子的微观研究得出人体生命本质的科学结论:生命是物质的、是由多种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组成的。基于这种认识,继而发展出一整套科学的诊病方法和与之相应的治病方法。通过“理、化”检查(比如:听诊、量血压、“X”光、CT、B超、心电图、超声波、核磁共振等各种仪器的检查,和对人体唾液、血液、尿液各种体液和细胞组织的化验)的结果与正常指标作比较,从而得出有病、无病和什么病的结论。然后,用“替代”疗法和“加减”方法进行科学治疗:体内缺少什么物质,就从体外补充、多了就想法减少。体内各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都用

3、体外物质“替代”,进行“加减”调节,使之达到正常标准。所以,糖尿病人就补充胰岛素,高血压病人就服降压药……;若有肿瘤、结石、阑尾炎,干脆动手术将其割掉;肾坏了换肾,心坏了换心,肝坏了换肝,只是还未见报道可换脑袋,看来科学的发展、现代医学的努力都还有一定的空间。然而,我们人的生命就只是一堆纯物质吗?如果是,那我们为什么无法用最先进、最科学的手段和方法用已知的物质组装出一个最简单的生命体呢?——哪怕是一个最微小的细菌!看来,现代科学、现代医学对生命本质、疾病本质的认识肯定还有误区,肯定存在先天的不足和缺陷!那么,在这种认识前提下产生的“

4、替代”疗法最终肯定无法完全“替代”。因为,人体外的物质不是人体自身生产出来的,不具有人的生命信息!这也就是现代医学在临床实践中为何越来越尴尬、疗效越来越差,不能治其本、不能断其根、不断遇到难以突破的问题,不断给患者带来越来越多的医疗创伤和后遗症的根本原因所在。科学不能神化、不可迷信,科学也不等于真理!科学只是我们认识世界、探索真理的一种方法和手段。现代医学存在先天的不足和缺陷,还不是人类的终结医学!所以,我们认识世界、探索真理不仅需要科学,还需要科学之外的认识世界和探索真理的不同方式。我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还应该放

5、开我们的视野,继续深入去探索。“中医”是祖国的传统医学,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学成果的应用。数千年前,我们华夏民族的祖宗、古圣先贤们就成功地继承了一套认识事物、认识客观世界;认识自我、认识生命本质的方法,也就是“修道”(内证实验)。他们在“修道”进入相当境界的时候,在“虚极静笃”状态下,心游万物之初,了解到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和终结的全过程。他们“返观内照”,了解到我们的生命除了“质性物质”外还有更为重要的“虚性存在”(道家说是“元神元气”,佛家说是“本我真性”,民间说是“灵魂”,我说是“生命的能量和信息”)。而且

6、,这种“虚存在”在生命体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古圣先贤们在两千多年前对客观世界、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就已经很成熟、很全面、很完整了,而且在哲学原典《道德经》、中医学原典《黄帝内经》里面都作了宝贵的记载。《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

7、抱阳,冲气以为和。”都详说了老子在道境下、在功态中,慧观到宇宙万物生成、发展、变化、终结,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无始无终、不生不灭的真实情况。道为物母,道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我们的生命也是“道”生化出来的,是神、形相依的阴阳复合体!而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根互存!也在沿着万物归根复命的道的规律在变化,来自于虚无,又回归于虚无,这就是《道德经》告诉我们生命的真相。《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原典。立足于“道生观”,对生命本质、疾病本质作了精辟具体的论述。且认为,人的生、死问题,健康、长寿与否,与人的“神、形”(阴、阳),所处的状

8、态有必然联系。上古天真论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驭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