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动感十足”的画面

打造“动感十足”的画面

ID:39558073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6

打造“动感十足”的画面_第1页
打造“动感十足”的画面_第2页
打造“动感十足”的画面_第3页
资源描述:

《打造“动感十足”的画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打造“动感十足”的画面——作文中的动态描写的方法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第一中学胡昭春272195电话:15092685845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以静、动两种状态存在着的,我们描写事物也必然要从这两种形态入手。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动态的事物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对事物的动态描写,可以避免呆板、僵化、枯燥,使之生动、活泼、鲜明,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经其事,从而增强文章感染力。充满动态美感的描写语段其实是很多的。我们先看一看朱自清先生《背影》中父亲为我去买桔子时的一段描述:“……我看见他戴

2、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太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再现给读者的绝不止一连串的动作,更多是闪烁着爱子之情的慈父形象,也把“我”对父亲的深挚感情充分表达出来。他在写景散文《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个“钻”字,就把一幅小草萌动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活灵活现,动感十足。这样的例子课文中还多的是。那么,如何让我们的作文也充满动态美

3、感呢?一、对于本来就处于运动变化状态的事物,一般有以下三种描写方法可选用。1、一般性的状态描写,只要抓住典型动作,用词贴切,就能得到理想的表达效果。前面所引《背影》中的那一段父亲为我买橘子的描述,就是这一种动态描写的典型例子。再如,鲁迅《社戏》中“……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船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作者选用一连串的动词,经典地把小朋友们聪明、热情、活泼的天性描绘出来,并透射出淳厚的人情

4、美。2、在某些时候,为强化动态感或凸显描写对象的特性,增强表达效果,往往需要选用一些具有特殊的动词来表达。如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个“争”字,激活了读者的想象力,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把一个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的调皮可爱的女子,刻画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再如,鲁迅在《孔乙己》中仅用“排”“摸”两个动词,就凸显出孔乙己有钱时的得意之态和贫困潦倒时的尴尬心理。与第一种描写方法不同,这两例中,作者在选用动词时,不仅仅局限于用词的贴切,更是寄予了作者的深层用意。3、活用其它词性的词语来增

5、强动态感,使描写对象更富艺术感染力。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活用一个形容词巧妙地把春回大地、原野泛绿的景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使大地原本难以让人察觉的变绿过程变得动感十足、耐人寻味。二、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把原本静态的事物写“活”。有一个写山上松树的语段,就经典地运用了这一手法:“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得象盘龙柱子,在半空中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

6、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身子扭得象盘龙柱子”这一比喻如果觉得动态韵味还不足的话,那么接下来“在半空中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这么一个拟人句,就不会不在你脑海里浮现出松树与狂风乌云争夺与清风白云游戏的场景了吧?至于“张望”“等”“潇洒”等词语,哪一个不动感,不闪现着着人的性格?这样一来,化静为动,原本静态的松树酒“活化”起来了。同学们,在写文章时,只要能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灵活运用以上描写手法,你笔下的人物景物就一定会

7、灵动起来,你就会打造出“动感十足”的优秀作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