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艺术对比分析

中外建筑艺术对比分析

ID:39560937

大小:5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6

中外建筑艺术对比分析_第1页
中外建筑艺术对比分析_第2页
中外建筑艺术对比分析_第3页
中外建筑艺术对比分析_第4页
中外建筑艺术对比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建筑艺术对比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外建筑艺术对比分析董帅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201222050104 摘要:本文从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空间、建筑观念等方面对中外建筑艺术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中外建筑艺术在多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通过对中外建筑艺术的比较分析,从而使人们对中外建筑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关键词:建筑艺术;材料;结构;空间;观念引言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具有四维空间(包括顶面)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

2、“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建筑艺术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体形式、结构造型、内外空间组合、装修和装饰、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审美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实用造型艺术。而中国和西方的建筑艺术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1.木材与石材  基于自然环境和科学技术条件的不同,中国盛产木材,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最能区别于别的建筑的就是木建筑.西方盛产石材,西方建筑于是对石情有独钟,特别是大理石。木材相对于石材来说,比较容易加工、搬运,但因其耐火性能差、易被虫蚀,故而没有石材耐用。例如古希腊

3、罗马的神庙建筑、卫城建筑,中世纪的拜占庭建筑、“罗马风”建筑、哥特式建筑,等等。这些建筑采用的主要材料都是冷而硬、厚而沉、庞而大的石块和石柱。2.木构与石构2.1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的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艺术体系,是从木构发展而来的。木架结构,即采用木柱与木梁构成房屋的骨架,屋顶的重量通过梁架传到立柱,再通过立柱传到地面。墙在房屋的架构中不承担主要重量,只起隔断作用。所以汉语中有“墙倒屋不塌”、“拆东墙补西墙”之说。从大量的木架构占建筑中,可以看到木构架具有三种基本方式,即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无论是宫廷殿阁,还是佛寺道观,抑

4、或是亭台楼榭,我们看到的中国建筑,都离不开木构主体。中国故宫2.2西方传统建筑西方传统的建筑以石结构建筑为主。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建筑艺术体系,却是以石构为基础发展至今。西方石造的大型庙宇的典型形制是围廊式,因此,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庙宇的面貌。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上。公元前6世纪,它们已经相当稳定.有l『成套的做法,这套做法以后被罗马人称为“柱式”,通常有以下几种桂式: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克林斯柱式,还有人像柱式、古罗马的多里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塔司干柱式和组合柱

5、式。希腊神庙1.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因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不同,建筑空问布局也就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空问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3.1中国建筑空间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的模式,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都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古罗马竞技场明十三陵3.2中国建筑空间与中国不同,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空间布局向高空发展。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开始,就广泛地

6、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这与西方人很早就经常通过海上往来互相交往及社会内部实行奴隶制有关,古希腊的外向型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不仅影响了古罗马,还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1.建筑观念的不同4.1敬祖先与敬神灵中国古建筑始于尊祖敬宗的观念,这种观念发端于上古时的血缘氏族制度,而后演化成长期影响中国历史的宗法制度。中国建筑以对祖先、君王、族长的崇拜与服从来取代对神灵的信奉。祖先、君王、族长秉承天意,但他们的威力仍可影响人世,他们的功德会泽及后辈,因而他们需要人们去祭祀与供奉,这就形成了相关的礼制。中国太庙

7、在西方,古建筑源出于供奉神的观念,因而神庙建筑成了古代西方建筑的代表。由于古代西方崇拜神灵,这种观念体现在建筑上,则要求坚固、永恒,让神永在,也让人们永远去供奉崇拜。对神进行崇拜,就是要祈求神对自己及后代的保佑,因此,需要建筑厚重、严密、遮蔽身体。建筑既成了神保佑人的见证,又成了人崇拜神的场所,这就需要建筑宽敞宏大。希腊帕特农神殿4.2尚优美与尚崇高中国建筑由于大都属于人居,从人居方便出发,注重建筑的水平展开,更多的是表现出优美。它不像西方建筑那样崇尚高大实体,而是有虚有实,轮廓柔和,曲线丰富,在稳重中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西方由于强调对神的崇拜,以神庙建

8、筑为其代表,对建筑的高耸较为注重,以体现神的威严,建筑立面尽量向高空发展,往往表出崇高之美。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