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产业发展状况及建议展望

3D打印产业发展状况及建议展望

ID:39564032

大小:4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7-06

3D打印产业发展状况及建议展望_第1页
3D打印产业发展状况及建议展望_第2页
3D打印产业发展状况及建议展望_第3页
3D打印产业发展状况及建议展望_第4页
3D打印产业发展状况及建议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3D打印产业发展状况及建议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3D打印产业发展状况及建议  一、3D打印概况  3D打印机依托多个学科领域的尖端技术于一体,在航空航天、汽车机电、家电、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一定应用,主要作用于产品全价值链前端,发展前景非常广泛。(1)什么是3D打印3D打印(3Dprinting)是制造业领域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被称为“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运用该技术进行生产的主要流程是:应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出立体的加工样式,然后通过特定的快速成型设备(俗称“3D打印机”),用液化、粉末化、丝化的固体材料逐层“打印”出产品。  3D打印是“增材制造”(AdditiveManufacturing)的主要实现形式。“

2、增材制造”的理念区别于传统的“去除型”制造。传统数控制造一般是在原材料基础上,使用切割、磨削、腐蚀、熔融等办法,去除多余部分,得到零部件,再以拼装、焊接等方法组合成最终产品。而“增材制造”与之截然不同,无需原胚和模具,就能直接根据计算机图形数据,通过增加材料的方法生成任何形状的物体,简化产品的制造程序,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不仅提高效率还可以降低成本。(2)3D打印所需的关键技术  3D打印需要依托多个学科领域的尖端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方面:①信息技术:要有先进的设计软件及数字化工具,辅助设计人员制作出产品的三维数字模型,并且根据模型自动分析出打印的工序,自动控制打印器材的走向。②精密

3、机械:3D打印以“每层的叠加”为加工方式。要生产高精度的产品,必须对打印设备的精准程度、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③材料科学:用于3D打印的原材料较为特殊,必须能够液化、粉末化、丝化,在打印完成后又能重新结合起来,并具有合格的物理、化学性质。④核心零部件:例如工业级SLA所使用的激光发射器和振镜这种超高精度零部件,在运行稳定性和精度方面都有非常高的要求。(3)3D打印的应用领域  具体应用领域包括:  1.工业制造:产品概念设计、原型制作、产品评审、功能验证;制作模具原型或直接打印模具,直接打印产品。3D打印的小型无人飞机、小型汽车等概念产品已问世。3D打印的家用器具模型,也被用于企业的

4、宣传、营销活动中。  2.文化创意和数码娱乐:形状和结构复杂、材料特殊的艺术表达载体。科幻类电影《阿凡达》运用3D打印塑造了部分角色和道具,3D打印的小提琴接近了手工艺的水平。  3.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复杂形状、尺寸微细、特殊性能的零部件、机构的直接制造。  4.生物医疗:人造骨骼、牙齿、助听器、假肢等。  5.消费品:珠宝、服饰、鞋类、玩具、创意DIY作品的设计和制造。  6.建筑工程:建筑模型风动试验和效果展示,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模拟。  7.教育:模型验证科学假设,用于不同学科实验、教学。在北美的一些中学、普通高校和军事院校,3D打印机已经被用于教学和科研。8.个性化

5、定制:基于网络的数据下载、电子商务的个性化打印定制服务。二、国内3D打印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3D打印机虽然发展迅速,但仍面临缺乏市场导向和宏观规划、研发投入不足、产业链缺乏统筹发展、缺乏教育培训和市场化、社会化推广等一系列问题。 (1)发展现状  1.技术研发  我国已有部分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中,激光直接加工金属技术发展较快,已基本满足特种零部件的机械性能要求,已经率先应用于航天、航空装备制造;生物细胞3D打印技术取得显著进展,已可以制造立体的模拟生物组织,为我国生物、医学领域尖端科学研究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  2.产业应用  目前,依托高校成果,对3D打印设备进行产业化运作

6、的公司实体主要有:北京殷华(依托于清华大学)、陕西恒通智能机器(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湖北滨湖机电(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等。这些公司都已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产业化,部分公司生产的便携式桌面3D打印机的价格已具备国际竞争力,成功进入欧美市场。  一些中小企业成为国外3D打印设备的代理商,经销全套打印设备、成型软件和特种材料。还有一些中小企业购买了国内外各类3D打印设备,专门为相关企业的研发、生产提供服务。其中,广东省工业设计中心、杭州先临快速成型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设立了3D打印服务中心,发挥科技人才密集的优势,向国内外客户提供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宏观规划

7、和市场引导  3D打印产业上游包括材料技术、控制技术、光机电技术、软件技术,中游是立足于信息技术的数字化平台,下游涉及国防科工、航空航天、汽车摩配、家电电子、医疗卫生、文化创意等行业,其发展将会深刻影响先进制造业、工业设计业、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业、电子商务业及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但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智能制造业的相关规划中,对3D打印这一交叉学科的技术总体规划与重视程度不够。  2.企业对技术研发投入不足  我国虽已有几家企业能自主制造3D打印设备,但企业规模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