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意向性自然化路径探析

塞尔意向性自然化路径探析

ID:39564223

大小:4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06

塞尔意向性自然化路径探析_第1页
塞尔意向性自然化路径探析_第2页
塞尔意向性自然化路径探析_第3页
塞尔意向性自然化路径探析_第4页
塞尔意向性自然化路径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塞尔意向性自然化路径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塞尔意向性自然化路径探析摘要:意向性的自然化是当今心灵哲学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塞尔从意向性自然化的哲学基础、“背景假设”、“还原”说明及其科学根基等对自己所倡导的意向性的“生物学自然主义”方案路径作出独到的阐发。关键词:塞尔;意向性;生物自然主义当代心灵哲学家与传统哲学对心灵的研究相比,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将心灵自然化作为自己的目标与视角。所谓心灵自然化,即努力在以自然科学为依据的我们所认识的自然秩序中为心灵找到一个所在的位置。正如泰(tye)所说,“许多当代哲学家认为极具重要性的一个构想就是提出一种令人满意的自然主义的

2、关于心的理论。人们害怕,没有这样一个理论,心理现象就永远是一个迷……”[1]421当今世界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约翰·塞尔(j.r.searle)通过对“自然”之类的范畴的改铸,为意向性在自然界中争取到了一席之地,并提出了“生物学自然主义”的解决方案。他承认,如果放宽对“自然的”“物理的”理解,那么可以认为,意向性是一种自然的甚或物理的属性,当然是一种高层次的、类似于表现型的东西。同时,他坚决反对流行的自然化哲学,因为他认为正如光合作用、消化与胆汁的分泌那样,意向性本身就在自然之内,属自然现象中的现象,它用不着根据

3、自然科学术语予以说明,亦即用不着常见的那类自然化。基于这样条件,塞尔从意向性自然化的哲学基础、“背景假设”、“还原”说明及其科学根基等对意向性自然化的路径作出独到的阐发。一、意向性“自然化”的哲学基础何谓意向性?塞尔指出:意向性就是“表示心灵能够以各种形式指向、关于、涉及世界上的物体和事态的一般性名称”[2]81或者说,意向性就是指那种使得心灵状态能够指向(beingdirectedat)、关于(beingabout)、关涉(beingof)或从属于心灵状态以外的世界中的对象或事态的那种心灵能力。比如,若我具有一个信念,那

4、么这个信念必定是关于“某事是如此这般”的信念[3]24。从它与意识的关系来说,并非所有的意识状态都是有意向性,如无名的烦恼被意识到了,但没有意向性。而有意向性的状态又不一定有意识。但意识是理解意向性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通过意识才能理解意向性。从意向性的范围来说,有意向性的心理状态不局限于命题态度,因为只有感受性质而无命题内容的状态也有意向性,如感觉、情感等。从类型上看,意向性有三类。先看三个句子:1)我现在很渴,因为有一天没有喝水。2)我的草坪很想得到水。3)法语中“jaigrandsoif”的意思是“我很渴”。三个句子

5、表达的是三种不同的意向性。“第一种描述了内在的意向性。如果该陈述为真,那么描述对象必须真的有意向状态。第二句根本不描述内在的或其他形式的意向性;它是象征性的、比喻性的。因此我称该描述中的‘意向性’只是仿佛的而非内在的。……在第三种情况中,我说法语句子有意向性,即法语句子表达了我所说的意思……说法语句子的人可以用它来表达他们的意向性,语言意义是意向性的一种真实形式。但它不是内在的意向性。它是从语言使用者的内在意向性中派生出来的。”[4]68-69当然,他有时像格赖斯等人一样把意向性分为外在意向性和内在意向性两种。前者是派生性

6、的,而“内在意向性是人类和某种动物作为生物本性所具有的现象,与如何使用、如何考虑、如何描述无关。它只是动物的纯粹事实。”[4]69应注意的是,说这种意向性是内在的,主要是强调它是生物所固有的,不是可还原的。当然这不意味着它们是纯粹内在的、与外物无关的,因为意向性就是关于性,可以指向外在的东西。因此尽管他否认宽内容和窄内容的区分,但承认内在的内容可以是有其外在所指的。他之所以认为意向性是一种自然或生物现象,一个重要的哲学上的原因是:他对有关的哲学基本问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首先,在本体论问题上,他认为,过去的理论陷入了两个极端

7、,如有的紧缩标准,只把时空中的存在看作是有本体论地位的存在,而有的走向另一极端,不适当地放宽标准。他认为,要形成正确的观点,关键是把本体论与认识论、因果理论划清界限。就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关系来说,不能用认识论作为根据来解决本体论问题。而一种错误的倾向恰恰是这样,如把客观的东西看作是全部存在或实在。塞尔认为,实在与主客观没有关系,客观的东西只是实在的一部分,因为主观的东西也可以是实在的。他说:“不是所有的实在都是客观的,有些实在是主观的。”[4]19因此不能以主客观作为存在的标准。另外,我们也不能用第三人称、知识基础和行为的术

8、语来定义本体论。例如“什么是心智现象”与“我们如何找到它们,它们如何在有机体的生命中起因果作用”是性质不同的问题,简言之,不能用是否认识到了作为本体论的标准。还有,也不能以是否有原因作用作为存在的标准。有无作用是因果论的问题,而本体论确认的存在不一定有用,存在与有无作用无关。扫清了这些障碍就能较顺利地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