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粤教科技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粤教科技版)

ID:39574486

大小:97.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7-06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粤教科技版)_第1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粤教科技版)_第2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粤教科技版)_第3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粤教科技版)_第4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粤教科技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粤教科技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粤教科技版)四年级科学(下)教学设计第一课《光的传播》内容标准: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2.知道小孔成像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3.动手制作简易“照相机”。能力培养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动手制作的能力。3.运用互联网查找资料。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本课主要以学生身边的事例:太阳透过密林射入的情景,引发学生对“光是如何传播”进

2、行讨论,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小孔成像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本课主要是组织学生通过几个简单的动手实验,通过交流研讨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验操作、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了解光直线传播的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的能力。本课以一个“光是如何传播”的研讨活动引入主题。因此,除了创设情景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外,重点是指导学生动手实验,引导他们分析、讨论,找出光直线传播的特点,以及知道小孔成像的原理。教学流程:提出问题——动手实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迁移应用。重点难点:以“光是如何传播”的研讨

3、活动引入主题。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分析、讨论的能力,找出光是直线传播的特点,以及知道小也成像的原理。教学准备:任务驱动页图片、视频;塑料水管、吸管;“光线打靶”的演示及分组材料;“小孔成像”演示的分组材料;照相机的内部结构图片;自制简易“照相机”的材料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导入 出示小朋友在树林间玩耍的图片。提问 孩子们在树林间玩耍,发现叶子缝隙间射下来的一缕缕阳光,他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缕缕阳光像一条条线,阳光是直直地照过来的吗?目的 引出问题,让学生知道所要研究的内容。二、活动一:用管子看光导入 出示

4、一段塑料水管实物。提问 这支水管可以弯成各种形状。请你试试把它弯成各种形状。看看什么形状可以通过它观察到灯光?活动 学生观察、实验。交流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只有塑料水管是直的时才能通过它看见灯光,弯曲时是不能看见的。归纳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三、活动二:光线打靶导入 出示“光线打靶”的图片。提问 介绍活动的装置,当光从B孔射入时,能照到几号靶?讨论 学生猜测,并说明理由。演示 教师演示实验。交流 光能照到2号靶。提问 把中间挡板的孔挡住,光还能照到靶上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要想将光从A孔照到1号靶上,你有

5、什么办法吗?讨论 学生猜测,并说明理由。演示 教师演示实验。交流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归纳 光是直线传播的。四、活动三:小孔成像导入 播放“小孔成像”的视频或出示图片。提问 介绍活动的装置,当光通过小孔后,蜡烛光会通过小孔照在纸屏上吗?我们在纸屏上可能会看到什么呢?你的理由是什么?讨论 学生猜测,画图,并说明理由。演示 教师演示实验。交流 白纸屏上形成了一个倒立的像。演示 教师演示不加小孔板时,蜡烛成像的实验。提问 为什么两次实验的结果不一样呢?讨论 学生猜测,并说明理由。交流 教师介绍小孔成像的原理。归纳 小

6、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五、拓展:自制简易“照相机”导入 出示照相机的内部结构图片。提问 介绍照相机工作的原理。大家能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照相机”吗?讨论 1.所需要的材料。2.怎样制作成像效果才好。交流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归纳 请大家回家自制一个简易“照相机”,下节课把你的使用心得与大家分享。六、课堂小结四年级科学(下)教学设计第二课《镜子》内容标准: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2.学习用平面镜制作潜望镜。能力培养1.培养学

7、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动手制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设计意图:本课主要以学生身边的事例:“镜子怎么让阳光拐弯了?”的情景,引发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对此进行研究,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知道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利用平面镜可以制作潜望镜,激发学生兴趣,并拓展到镜子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课主要是组织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动手制作,通过交流研讨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验操作、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比较的能力。本课以研究“镜子

8、令阳光拐弯”为例,实验得出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因此,本设计重在创设情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他们比较、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制作潜望镜。教学流程:提出问题——动手实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迁移应用。重点难点:通过光“拐弯”的游戏,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找出“平面镜会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的结论。教学准备:任务驱动页图片;“光线拐弯”演示及分组实验材料;“潜望镜作用”课件、潜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