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文综九月诊断测试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文综九月诊断测试

ID:39574496

大小:1.33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7-06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文综九月诊断测试_第1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文综九月诊断测试_第2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文综九月诊断测试_第3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文综九月诊断测试_第4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文综九月诊断测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文综九月诊断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2届九月诊断测试文科综合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满分300分。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11.天津联考)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各类循环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回答1~2题。1、若该图表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压a地低于b地B.气温a地低于b地C.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地

2、区,则a是市区,b是郊区D.若该环流发生在沿海地区,则a是陆地,b是海洋2、若该图为冬季海陆间热力环流图,则A.a为海洋B.b为陆地C.③可能为西北季风D.③可能为东南季风读非洲某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非洲年平均气温分布,完成3~4题。3、图中M、N两地的盛行风向分别为A.西北风、东北风B.西北风、东南风C.西南风、东北风D.西南风、东南风4、我国古诗中众多关于四季景色的描写。下列古诗中所描述的情景与图中等压线所示时间一致的是A.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B.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C.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3、----南朝齐.萧悫《秋思》-14-D.寒风吹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011.浙江五校联考)读下面甲、乙两图,完成5~7题。5、此时,台北的风向是A.东南风B.偏北风C.偏南风D.西南风6、若A天气系统向西移动经过福州,乙图中四条曲线最能反映福州气压变化过程的是A.①B.②C.③D.④7、若A天气系统向西移动,福建山区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是A.台风B.地震C.风暴潮D.滑坡(2011.东北三校联考)下图N地常年受到盛行西风影响,M地季节性受到盛行西风影响,M、N两地西侧均为海洋。读图回答8~9题。8、M地最可能是A.开普敦B.雅典C.惠灵顿D.伦

4、敦9、N地近地面的盛行风向和自然带分别是A.东北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东南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西北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西南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011.河南模拟)读图,完成10~11题。-14-10、图中的岩石属于良好建筑材料的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1、对于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P处岩层受挤压隆起成山B.Q处岩层因岩浆活动拱起C.④处岩石的年代比Q处老D.②岩石的形成属外力作用12、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5、   C.西汉     D.宋代13、关于井田制的描述,不可能的是A.奴隶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B.耕地阡陌纵横,像“井”字形状C.目前仍没有找到井田制存在依据D.井田制与分封制有关系14、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大臣用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这些史实反映的问题是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B.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异常激烈D.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的规律15、2010年世界博览会(Expo2010)在中国上海市举行,这是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国际展览局授权东道主编纂三本宣传手册。(1)为为英国

6、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作出贡献的维多利亚女王的事迹,(2)从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至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届世博会的重大花絮,(3)每届世博会的基本情况。如果由你来编写,你认为这三本手册相应较好的编纂体例是A.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编年体B.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C.编年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D.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16、王充和范缜同属于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两者思想相似之处是A.都认为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B.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14-C.都反对厚葬,提倡薄葬D.都主张天人感应17、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我国古代有七人入选,依次是孔子、秦始皇、老子、孟子、蔡伦、成吉思汗、隋文帝。

7、研究隋朝的历史,可以发现隋文帝入选的理由不可能是A.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奠定隋唐大一统的基础B.为确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奠定基础C.首创纳绢代役,开始推行以庸代役的制度D.开凿大运河,使其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18、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社会变化的是A.分封制B.察举制C.科举制D.募兵制19、唐三彩品种繁多,内容丰富,囊括了当时社会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