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327-全球城市下小城镇交通发展思路研究——以洞泾镇为例

048-327-全球城市下小城镇交通发展思路研究——以洞泾镇为例

ID:39575415

大小:580.2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7-06

048-327-全球城市下小城镇交通发展思路研究——以洞泾镇为例_第1页
048-327-全球城市下小城镇交通发展思路研究——以洞泾镇为例_第2页
048-327-全球城市下小城镇交通发展思路研究——以洞泾镇为例_第3页
048-327-全球城市下小城镇交通发展思路研究——以洞泾镇为例_第4页
048-327-全球城市下小城镇交通发展思路研究——以洞泾镇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048-327-全球城市下小城镇交通发展思路研究——以洞泾镇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交叉创新与转型重构——2017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全球城市目标下中小城镇交通发展思路研究——以上海市洞泾镇为例顾煜吉婉欣【摘要】以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为案例,分析中小城镇交通发展现状和全球城市目标下对中小城镇交通的发展要求,并提出洞泾镇未来的交通发展思路和策略。归纳洞泾镇交通发展特点,以区位、规模、交通条件等为筛选条件,在上海全市范围内选取与之发展类似的中小城镇,对同类城镇未来交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交通规划;中小城镇;上海;全球城市0引言《上海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新市镇是“1966”1城镇体系

2、中的重要组成。2016年,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草案)对上海的发展定位、空间结构和城镇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目标下,上海将聚焦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从区域发展的视角策划上海发展格局,以重要的交通走廊为构架,强化城乡统筹及空间优化,形成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特征的大都市空间体系。以新市镇为重点的市域范围中小城镇是推动上海大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构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环节,也是支撑新城、主城区发展,服务农村的重要载体。目前,上海共有6

3、0个左右新市镇,由于地理区位、交通条件的差异性,发展差异较大。洞泾镇属于中等人口规模、发展潜力较大的典型中小城镇,也是规划重点发展的新市镇之一。洞泾镇位于主城区周边西南方位,属于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整合提升型城镇圈的组成。与中心城周边的九亭、江桥镇等不同,洞泾镇尚未与中心城区连绵发展,仍然保持上海郊区小城镇特色。由于地理优势,规划建设中的工业园区、旅游度假区、大型居住社区等重点功能区将在未来将迎来较大发展,因此,本文选取了洞泾镇这样一个发展中的新市镇作为案例研究。通过对交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预判未来交通需

4、求特征、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交通发展战略、重点任务。以案例研究的方式探索在全球城市背景下该类中小城镇的交通发展思路。1《上海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1966”(即“1个中心城,9个新城,60个新市镇,600个中心村”)的四级城镇体系.1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1上海2040年城市总体规划对中小城镇的发展要求《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草案)提出,在上海大都市的空间体系中,新市镇为主的中小城镇将作为重要的基本单元,对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集约型特

5、征的城市空间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发展基础较好的新市镇,应按照小城市标准配套基础设施,发挥其服务地区的功能。对于远郊相对比较独立,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基础的新市镇重点要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发挥为周边地区农村服务的作用,加强一体化社会管理。上海2040年城市总体规划也提出以新城和重点新市镇为核心构建郊区城镇圈,以城镇圈统筹周边的新市镇和乡村地区发展,促进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按照规划,将形成23个城镇圈,包括15个综合型城镇圈、4个生态主导型生态圈和4个整合提升型城镇圈。对于主城区周边城市化比较高的地区,规划形成整合提升

6、型城镇圈0。洞泾镇与周边的九亭镇、泗泾镇、新桥镇共同构成4个整合提升型城镇圈之一。未来将以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为指向,加强包括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图1-1上海市域空间规划和洞泾镇区位以新市镇为重要抓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符合全球城市品质的郊区宜居、宜业、宜游小镇。2交通发展现状情况2.1总体概况洞泾镇位于上海市西南、松江区东北部,是上海与长三角各地区相通的西南门户。洞泾镇东连九亭、新桥,西傍佘山国家级度假区,南邻中山街道,北接泗泾,区域总面积24.5平方公里。洞泾镇现状常住人口7.

7、94万人,户籍人口占20%,全镇GDP总产值达67.2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66.49亿元,占总产值的99%0。现状建设用地以工业为主,工矿用地占到建设用地的35%,公共服务设施占到建设用地的5.4%,比重较低。与上海大部分郊区新市镇类似,洞泾镇呈现常住外来人口比例高、经济结构以二产为主、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比例偏低、与中心城联系潮汐交通显著的特征。2交叉创新与转型重构——2017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图2-1洞泾镇用地和发展现状2.2主要交通特征具有相对独立的骨架交通网络。道路方面,洞泾镇已形成“两横三纵”的

8、骨架路网格局,G15从镇区穿越镇区东侧,承担与中心城、长三角其他的城市的快速联系,主次干路起到了串联周边城镇的作用。轨道交通方面,目前已开通运营的轨道交通9号线可通达中心城、松江新城,在洞泾镇区西侧设有洞泾站。地面公交方面,目前形成了包括市(郊)通郊公交、区内公交、镇内公交三个层次的地面公交系统,为不同层次的交通出行提供服务。据统计,上海60%左右的新市镇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