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我国农业行政管理的效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 副本

提高我国农业行政管理的效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 副本

ID:39577893

大小:4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6

提高我国农业行政管理的效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 副本_第1页
提高我国农业行政管理的效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 副本_第2页
提高我国农业行政管理的效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 副本_第3页
提高我国农业行政管理的效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 副本_第4页
提高我国农业行政管理的效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 副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我国农业行政管理的效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 副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提高我国农业行政管理效率姓名:库尔班江·比建学院:农学院班级:农学081班学号:083131135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历来是我国的头等大事。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从田间到餐桌各个环节构成的大系统。粮食安全也有一个成本(代价)的问题。如何降低国家粮食安全的成本,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事实上降低国家粮食安全的成本,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国家行政部门效能的提高。国际经验表明:各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效能,不但取决于各国农业部,而且还有政府各部门的协同能力及其综合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不仅仅是“生产多少粮食”和“有多少储备粮”的问题。如果某国!地区粮食大丰收、粮食满仓,而"地区受灾的老百姓不

2、能及时获得粮食援助,也不能说该国保障了粮食安全,究其原因可能是信息不畅、运输条件差、地方政府不作为或甚至瞒报灾情、侵吞救灾物资等。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系统可以用如下示意图表示从图中可以看到,农业生产(图中“生产1”)是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的源头,其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把生产出来的粮食送到每一个需要粮食人的手中,却不是生产的主体———农民所能够全部胜任的。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很庞大、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仅就提高农业行政效率,降低国家粮食安全成本方面做一下探索。一、总供给方面现在来看“生产I”,它是农业劳动者用各种农业生产的物质投入———土地、水、种子、机械、

3、肥料、农药等,在一定的气候条件和技术条件下综合形成的。除了刚才提到的经营体制外,“总供给量”是千千万万个生产者共同实现的:既有他们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客观条件,也有生产者主观的因素(自身受教育的程度、组织化程度、拥有的资金和生产资料等)和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农产品的价格政策、金融体制、科技政策等)以及其他信息服务等的影响。在涉及到“生产1”的诸多环节中,由于我国涉农行政部门分工比较分散,许多方面是农业部门力所不能及的,因此在许多时候难以为农民提供必要的帮助,这从客观上增加了国家粮食成本。构成“总供给量”的另外两个要素———“进口”和“储备1”(指可以直

4、接调动的、有效的储备)也都不在农业管理部门的职权范围之内。进口量不仅取决于国家的支付能力(外汇储备),还取决于世界市场的行情、贸易规则、国家意愿和战略取向等。在WTO条件下,国际粮食贸易的自由度必将增加,将会有更多的企业获得粮食进出口自主权。但是政府不能让企业来对国家粮食安全负责。为了国家的利益,我国的粮食生产与国际贸易必须更好地协调。这就要求把握国内粮食生产形势的农业部准确把握世界粮食行情,了解世界行情的商务部同时也要了解国内粮食的生产、储备状况,而且两者必须及时相互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协作处理好粮食的生产、储备和进口三方面工作,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降低

5、其成本。一、总需求方粮食的总需求由几大块构成,其“支出”安排通常遵循着一定的先后顺序:首先是直接消费(细粮和粗粮),其次是间接消费(饲料粮和食品工业),这二者基本上取决于居民的购买力(国民收入水平)。在收入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口粮的直接消费所占比重较高,而且带有很强的刚性,供给减少会导致饥饿和营养不良;收入水平越高,直接消费所占的比例就越小,间接消费量(肉、蛋、奶、酒类等)就越大。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不仅是农业劳动力再生产所不可缺少的,也是全体国民生存的根本。在基本用粮得到满足之后,还需要考虑生产用粮,即以“种子”的形态转入生产,在图中表示为“生产II”。在资金充

6、足时,可以从外部引进优良的种子来提高粮食产量。如果还有粮食节余,这部分将进入仓库,成为储备粮———“储备II”,它不同于“储备1”。“储备II”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商业用的周转储备和后备储备(即用于粮食安全的储备)。根据国际经验,后备储备达到年消费量的17%~18%’为安全水平。商业周转用粮可以丰年多储,歉年时少储或不储;外汇充足、国际市场粮源也充足的情况下,还可以从国际市场上获得补充。“储备2”转化为“储备1”(计入“总供给”的储备)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投入(营建仓库、运输、管理人员的开支等),而且有不同程度的损耗,包括品质的下降,造成粮食安全成本上升。所以无论“储

7、备II”还是“储备1”都有一个合理的限度,并不是越多越好。粮食储备的关键在于能够及时、快速地调动以应付急需为民所用。因此,必须建立国家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和做好粮食储备的区域布局。在最基本的需求未能满足之前,除非有特殊的需要(如三年灾荒时期的1959年我国出口了400多万吨粮食),一般不会优先考虑工业用粮和出口;而且由于技术进步,现在部分工业用粮已找到了替代品;同时要利用好国家粮食储备系统中的陈化粮,避免其流入居民的口粮系统,提高它的工业和饲料利用价值,相应降低国家粮食安全的成本。同时应注意粮食基本上都属于土地密集型产品,而我国又是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非常紧缺的国家,

8、许多地区缺乏粮食生产的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