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调相技术及其在WCDMA 中的应用

数字调相技术及其在WCDMA 中的应用

ID:39578170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6

数字调相技术及其在WCDMA 中的应用_第1页
数字调相技术及其在WCDMA 中的应用_第2页
数字调相技术及其在WCDMA 中的应用_第3页
数字调相技术及其在WCDMA 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字调相技术及其在WCDMA 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北联合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数字调相技术及其在WCDMA中的应用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3年10月20日3一、选背景题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问题,是通信系统里的一个基本问题。数字调相技术的研究正是世界上的热门问题之一,随着调制解调的发展,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扩大。数字调相技术的应用为WCDMA的发展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WCDMA主要起源于欧洲和日本的早期第三代无线研究活动,GSM的巨大成功对第三代系统在欧洲的标准化产生重大影响。欧洲于1988年开展RACEⅠ(欧洲先进通信技术的研究)程序,并一直延续到19

2、92年6月,它代表了第三代无线研究活动的开始。1992-1995年之间欧洲开始了RACEⅡ程序。ACTS(先进通信技术和业务)建立于1995年底,为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建议了FRAMES(未来无线宽带多址接入系统)方案。在这些早期研究中,对各种不同的接入技术包括TDMA、CDMA、OFDM等进行了实验和评估。为WCDMA奠定了技术基础。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迫切需要一个全球统一的移动通信系统,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现有的多制式的空中接口和网络设备,不可能实现这个要求,因此实现全球统一的移动通信系统WCDMA-FDD被寄予厚望。除此之外,当今

3、Internet数据业务不断升温中,在固定接入速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市场的很有前途,越来越被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和普通用户所关注。各个国家、技术组织都不断发展自己的技术,美国有AMPS、D-AMPS、IS-136、IS-95,日本有PHS、PDC,欧洲则是GSM。这种格局一方面在移动通信发展的初期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开拓了移动通信市场,另一方面也人为造成地区间的隔离,引发了全球统一移动通信制式的需求。二、设计方案在日常的生活中,通信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方式。随着数字系统的飞速发展,对数字系统的性能和调制解调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4、。数字调制是用载波信号的某些离散状态来表征所传送的信息,然后在接收端对载波信号的离散调制参量进行检测。研究调相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调相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解调的原理和实现方法、解调后的信噪比或误码率性能等。本课题将要研究和学习在WCDMA系统中数字调相技术的应用。在WCDMA系统中,上下行分别采用二相相移键控(BPSK或2PSK)调制,四相移相键控(QPSK)调制。这两种调制方式已经在数字调制技术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它们的调制方式广泛应用在WCDMA中。通过学习和研究,我要知道QPSK和BPSK的调制解调原理,并学会用MATLAB编程实现Q

5、PSK和BPSK调制解调过程的仿真,进一层的了解QPSK和BPSK实现方法以及它们在3WCDMA中的应用。一、进度安排① 13年秋季学期6—7周,确定毕业设计课题,确定好课题设计的方向。准备开题报告课题的的书籍,在图书馆和校园网的中国知网查寻相关论文期刊,并记录下来书名报刊名,方便以后要用的时候。② 13年秋季学期8—9周,开始写开题报告并准备开题答辩。回忆总结之前所看的内容,并参考相关资料写开题报告。写好的开题报告的初稿后,提交给导师审查,把不合适的地方及时修正。确定好开题报告的终稿后,再一次仔细阅读它,更进一步滴了解课题的研究内容。并且理解性的

6、记住相关内容,争取答辩时能够脱稿。③ 13年秋季学期10—13周,准备好各类考试的同时,每周至少抽出一天时间来学习数字调相技术的BPSK以及QPSK的原理和实现方法。④ 13年秋季学期14—18周,学习仿真基本的数字调相技术,能够独立地完成相关仿真。⑤ 14年春季学期1—4周,通过每天学习调相技术和WCDMA相关的资料,了解并掌握调相技术在WCDMA中的应用。⑥ 14年春季学期5—10周,开始写毕业设计说明书。通过之前的学习和完成的调相技术的仿真以及其在WCDMA中的应用,根据相关格式开始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并及时检查已写的内容有没有错误以便及时改正

7、,确保完成的内容及其格式都是无误的。⑦ 14年春季学期11—16周,准备毕业设计答辩。确定好符合格式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并装订成册后,总结归纳毕设的内容,准备毕设答辩。二、参考文献[1]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第六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2]李建东,郭梯云,邬国扬.移动通信(第四版)[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3]张平,王卫东,陶小峰等.WCDMA移动通信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4]徐现岭.现代通信调制解调的基本技术和实现方法[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5]徐光年.电力

8、无线宽带通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12.11(7).19-22.[6]罗超,陈宇海,薛福珍.基于Si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