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海战实力对比

中日甲午海战实力对比

ID:39579906

大小:2.27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6

中日甲午海战实力对比_第1页
中日甲午海战实力对比_第2页
中日甲午海战实力对比_第3页
中日甲午海战实力对比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日甲午海战实力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888年北洋舰队最初成军时确有雄踞东亚之势,可日本蓄举国之力急起直追,短短数年内即完成赶超。李鸿章在战后,向慈禧、光绪总结败因时,其奏折称:“倭人于近十年来,……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敢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拥有相当多的炮弹储备,其在参加黄海海战时,虽没有带足弹药,但也尚可支撑。清、日海军战绩悬殊,就武器方面的原因而言,主要是双方炮弹杀伤力差距所致,而这种炮弹杀伤力的差距,所反映的,又是中日两国军事科技的差距。日军人均8发步枪子弹,即击溃了清廷陆军,个中原因

2、,固然与清军落后的军事体制关系甚大——如小川又次在甲午前7年所呈报给天皇的《征讨清国策案》所言,清廷陆军百万之众,唯防勇、练军四十万人可用,而防勇、练军乃地方部队,部署极为分散,清廷铁路建设又极差,一旦有事,难以集中调遣。因为医疗缺陷,日军在甲午战争期间,曾发生极严重的疾疫。甲午之战,日军伤亡也主要缘自疾病,且多发生于马关和谈之后。数据来源:藤村道生《日清战争》清廷在洋务运动时期共建立了4支舰队,北洋舰队、南洋舰队、福建船政舰队、广东舰队,分别归属直隶总督、两江总督、船政大臣、两广总督节制。这分散了国家本来

3、就有限的财力,与现代海军集中建设、使用的要求格格不入。而日本在1872年成立海军省后,海军发展就有了统一的指导机关。对其他国家而言,英俄想要在此战争之前维持的保全中国和朝鲜的局面以及政策崩溃,远东成为了各帝国的焦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