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复习资料

素描复习资料

ID:39580806

大小:4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06

素描复习资料_第1页
素描复习资料_第2页
素描复习资料_第3页
素描复习资料_第4页
素描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素描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写实素描(写实艺术的基础)一、写实素描的观察方法1、整体观察将目光掠过对象的细枝末节,排除琐碎的局部信息,抓取一个明确的整体印象。2、相互比较把此物与彼物或同一物体的此处与彼处相比较,观察其造型特点、确切位置、色调分寸、质感特色等,将对象的每一个视觉信息都纳入于一个相互关照互为依据的观察系统中,而不是孤立片面的理解对象。3、由表及里表,物体的外部现象和形态;里,物体内部的构造。4、特征意识包括外形特征、精神气质特征5、节律意识节律,是艺术家素质中较之对特征的把握更为困难但又不可或缺的一项。

2、是事物之间或某一事物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一种关联,一种关于节奏与韵律的关联。二、写实素描的表现方法1、以线带调子式(形)2、体面式(体)3、结构式(结构)4、光影式(色)一、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7方面)1、形与体形,物体的平面形状。是素描造型中的平面视觉因素。体,物体的体积。是素描造型中的立体视觉因素。2、形体与体面体面,形体外表的面向。体面的转折连接处呈现为轮廓线或结构线。三个以上的体面汇聚交接成的夹角称为点,凸起的为“高点”或“骨点”,凹下去的为“低点”或“伏点”。形体的体面基本呈现3方面的内容:(

3、1)不同方向的体面,如:正、侧、水平、垂直、倾斜。体面方向性的把握是塑造和表现物体的立体性和体积感的关键。(2)不同性质的体面:平面和曲面两种性质(3)不同大小的体面:体面大小的变化与组合,是构成物体造型的丰富与复杂的重要因素。3、线与面线,物体的边缘,它因视觉的极度缩形而窄缩为线,成为轮廓线。线与面是相生相依的,形体的任何一个面,都可以在方向的变化中窄缩为线,而线也随时会在形体的转动时扩展还原为面。4、结构(首先是指包含于物象外在形态之中的内部构造,其次是指物体的基本特征,其三是指物象各组成部分之

4、间的榫接、契合关系。5、结构与形体(结构是形体的内在本质,形体是结构的外部呈现)6、“三大面”——正受光面、斜受光面、背光面;即黑、白、灰三个基本色阶。7、光影“五调子”:亮色调、灰色调、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一、素描长期作业的步骤与要求素描的长期作业:在一个较充裕的时间段里,深入细致的观察理解和表现对象,研究和解释造型规律中一些共性的知识与方法。它要求将对象表现得深入、完整、细腻和充实。1、起稿:在一张白纸上作画的最初阶段,它将决定一幅画的构成关系和轮廓框架。要求和要点:1)构图摆放合理并富于美

5、感。2)轮廓准确,内外关照。2、塑造形体要求和要点:1)应在整体——局部——整体的循环中把握和调整大的形体关系。2)敢画重色、避免“僵”“紧”。3)铺色过程中掌握规律。3、边缘线与背景要求边缘线根据物体的前后关系与形体转折关系,结合背景色调的处理,表现得虚实相映,强弱有致,从而表现出物体的空间效果。4、深入刻画与整体调整(可以训练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表现力)怎样检查画面:1)整体黑白灰关系是否明确,灰调子是否太跳或不足;2)物体前后空间的虚实与强弱是否合理;3)细节刻画是否服帖,是否因刻画过度而显得

6、太跳;4)用笔是否得当,线条排列是否显得杂乱刺眼;五、素描短期作业的基本特征与要求(以时间相对较短为前提,因而主观上切记面面俱到的追求与主攻方向的模糊,它力求精炼与概括,表现语言相对简略,解决问题单纯集中。)短期作业就其特征和目的可分为两类:1)表达对该问题的把握2)注重艺术表现性六、写实素描的课题(一)石膏几何形体写生(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石膏几何体以其固有色的单纯和形体关系的单纯,为我们提供了初识造型的最好课题)要求:1)认真研究和理解物体的立体结构及其透视缩形规律。2)在纯白的固有色

7、中研究和掌握物体的光影规律,学习运用黑白灰“五调子”的丰富色阶来表现物体的三度空间状态,训练素描的视觉再现技能。要点把握:1)立方体中的各线段须服从于近长远短的透视规律,圆柱体则须注意其圆平面的透视规律。切记出现轮廓的“反透视”现象。2)不可表面的捕捉明暗色调,需从体面结构出发,分析明暗变化的本质依据,理性的理解和表现光影关系及色阶变化。切记看一点画一点。2、作业设置参考1)以线为主的结构素描——短期的理解性辅助练习2)明暗调子式全因素素描——长期的写实表现性练习3、相关知识——透视平行透视当立方体

8、的一个面与眼睛平行时所产生的透视现象,只有一个消失点,也叫(一点透视)成角当立方体与地面平行,其他面与眼睛成一定角度时的透视现象。“两点透视”倾斜物体自身的倾斜面产生的倾斜透视。视点太高产生仰视倾向透视,反之,俯视倾向透视。“三点透视”4、作业检查1)构图是否饱满而有节奏?2)形体的透视关系是否画正确了?3)黑白灰整体关系是否明快?4)是否表现出对象的体积感?(二)静物写生1.静物写生的目的和任务在上一课题的基础上,增加固有色与质感变化的新课题,物体的造型形态也呈现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