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创投集聚区建设及科技金融发展情况

苏州创投集聚区建设及科技金融发展情况

ID:39581286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06

苏州创投集聚区建设及科技金融发展情况_第1页
苏州创投集聚区建设及科技金融发展情况_第2页
苏州创投集聚区建设及科技金融发展情况_第3页
苏州创投集聚区建设及科技金融发展情况_第4页
苏州创投集聚区建设及科技金融发展情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州创投集聚区建设及科技金融发展情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州创投集聚区建设及科技金融发展情况(一)创投集聚区建设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依托苏州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雄厚的产业基础,苏州创投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国有创业资本为引导,民间创业资本为主体,境外创业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创业投资体系,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截至2010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创投机构150多家,管理的资金规模达450亿元,创投机构和资金规模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10%,已成为全国创投机构最集聚、创投资本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全市在发改委备案的创投机构71家,注册资本14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5%和15.2%,分别占全省的53%和62%

2、。全年投资额111亿元,累计469亿元。新增投资项目78个,累计490个。其中投资在苏项目新增62个,累计392个。被投企业中有21家已挂牌上市,其中苏州20家。71家备案创投企业中,苏创集团系有备案企业15家,累计实收资本65.4亿元。国发集团系有备案企业7家,累计实收资本10.3亿元。高新集团系有备案企业6家,累计实收资本8.9亿元。(一)国内最大规模的国家级母基金落户苏州,进一步增强了苏州创投业的行业地位。201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目前最大规模的人民币母基金——“国创母基金”正式成立,并落户苏州。国创母基金由国家开发银行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有限

3、责任公司和苏州创业投资集团共同发起设立,基金总规模600亿元,首期资金规模150亿元,分为PE母基金和VC母基金两个板块,其中PE板块首期规模100亿元,专注于产业整合、并购重组的股权投资基金;VC板块首期规模50亿元,专注于早期和成长期投资的创投基金。“国创母基金”的成功运作,有望形成高达2000亿元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对苏州创投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二、国资比重首次下降到50%以下,苏州正在进入资本时代苏州创投业是以国有资金为主体发展起来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有资金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这一状况最近两年来有了根本转变。据统计,2008年

4、底全市创投业国有资金(指政府和国有独资机构的资金)占比还高达61%,2009年底就大幅下降到51.5%,至2010年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到41%,两年内下降了20个百分点,形成了“国四”、“民六”的“倒四六”格局。随着苏州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苏州的社会资本已完成原始积累,大量社会资金急需寻找出路,而苏州创投业的快速崛起正好迎合了这一发展趋势。目前,从工商业起步而积累起来的社会资金,一方面回哺到工商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企业到证券市场上市。另一方面,大量社会资金在国有资本的引导下,迅速进入了新兴的创投业,从而有力地促进了苏州创新型经济的向前发

5、展。苏州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资本时代。三、四股力量共同推进,三大创投聚集地的渐成格局。国家级开发区、创投主管部门、地方金融平台和民间资金是推动苏州创投业发展的四股主要力量,在它们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苏州创投三大集聚区。一是以苏州创投集团为核心的苏州工业园区沙湖创投中心,目前入驻的创投机构52家,管理的资金规模达到300亿元。二是以苏州高新创投集团为骨干的苏州高新区财富广场投资中心,目前已有20多支基金进驻,管理的资金规模达到50亿元。三是以国发创投和科技创投为龙头的城区创投集聚区。目前,国发创投旗下有10支基金,管理资金规模25亿元。科技创投除了投资初创型

6、企业外,还投资了10个创业园,并在探索“天使投资+科技金融+专业孵化”的运作机制,这一块的资金规模约有10亿元。上述四支力量、三大基地正成为引领苏州创投业发展的地标性群体,并且创造了“政府引导、多元资本、市场运作、专业管理”的范本。同时,纯民营性质的创投也呈现快速发展之势,规模化趋势不断加速,如江苏乾融创投集团,旗下已募集了6支基金,国润创投已成功募集第二支基金,亿文创投正在募集第3、第4支基金。二、科技金融平台建设情况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外需不稳、资源环境制约加剧,迫切要求苏州加速转型升级。在推进转型升级过程中,客观上为科技与金融的快速融合创造了更好条件,提

7、供了更大空间。近几年,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全力做大做强科技产业、金融产业,积极开展科技银行、科技创投、科技保险、科技小贷等试点,在科技金融创新上作出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一)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着力营造科技金融良好环境。体制机制是科技金融发展的不竭动力,良好的环境是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基础和保障。一是重视加强对科技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多次专题研究科技金融工作,建立会商沟通机制,定期就科技金融工作进行讨论磋商,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努力创造良好的科技金融环境。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科

8、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苏州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