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论

试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论

ID:39582265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6

试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论_第1页
试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论_第2页
试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论_第3页
试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论_第4页
试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HRPlanningSystemIntegrationandUpgradingResearchofASuzhouInstitution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论严佩珠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针对世界性出现的人口膨胀,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等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问题而提出的。短短几年之内,可持续发展已为全世界许多科学家和政府所重视和接受,几乎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我国现行的高中教科书中已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概念,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最基本的为“经济发展既能满足人类当前的需要,又对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不构成危害。”在初中地理课

2、本中,还没有出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在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要“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5其实这就是可持续发展。在课本的许多章节中都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理论,我们初中地理教师在备课、上课过程中,要清晰地看到教材的精心安排,并能把散布在课本内各章节的相关内容有机地串连起来,把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教学重点之一紧抓不放。例如,初一第一册第五章“自然资源”,除了简单介绍各资源的地理分布外,均以较大的篇幅介绍了该资源目前的利用现状及我们应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典型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在

3、讲课时,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该资源的利用是否与人口的发展相适应,是否与环境相协调,资源危机究竟给我们人类带来哪些问题等。就以“水资源”5一节的教学为例,我让学生首先举例我们的母亲湖、无锡人民饮用水的水源----太湖目前的水质现状:水浑浊不清、水面漂浮着大量的藻类、夏季发出腐臭等。再提出:太湖的污染是由谁造成的?太湖中蓝藻泛滥的罪魁祸首又是谁?通过激烈的讨论,学生们童心地发现,美丽的太湖是我们人类自己把它污染了:大大小小工厂排出的污水、农村的农药化肥,还有我们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蓝藻泛滥的罪魁祸首还主要是我们家庭用的洗衣粉,洗衣粉中

4、含有丰富的磷,大量没有经处理的含磷污水排入太湖,使太湖出现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泛滥,而鱼虾却难以生存。要是让水污染继续下去,那么我们美丽的太湖将变成一个死湖,鱼米之乡也将无鱼少米了。通过这真实的事例,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了保护水资源是重要意义,并认识到保护水资源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洗衣用无磷洗衣粉等。这种教学使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出发,由近及远地来认识全球的环境大问题,学生有切身的体会,有亲身的感受,学习的兴趣更大。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例如先让学生利用星期天亲身去感受一下市中心和锡惠公园两地空气的污浊和清新,再

5、上“森林资源”一课,学生对森林资源的环境作用: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理解得更透彻,这样,学生们均能自觉地去做绿化的小卫士了。在讲人口增长过多带来的问题时,我也是让学生从身边说起,谈谈自己生活的这个城市由于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严重。学生自己举出的真实的例子,对他们理解人口的发展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道理有很大的帮助。从而也能更好地理解我国推行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重大意义。在教学中,还可以用数据对比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其直观性、可信性强。说理有

6、根有据,学生易于接受。例如,在“土地资源”一节的教学中,先展示一组数据:(1)1930年世界人口20亿,人均耕地0.53公顷。(2)1987年世界人口50亿,人均耕地0.31公顷。(3)1949年中国人口5.4亿,人均耕地0.25公顷。(4)1990年中国人口11.6亿,人均耕地0.1公顷。5先让学生对比(1)与(2)、(3)与(4)这两组数据,分析其中人口与耕地的关系,得出“人口增多,耕地日益减少”的结论。再让学生对比(2)与(4),算出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1/3,教师再举出无锡目前的人均耕地仅为0.043公顷,还不

7、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从而让学生知道珍惜土地资源在我国、在我市更有其重要性。通过这一系列的数据对比,“珍惜每一寸土地”这一基本国策也就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在世界地理的很多分区亦有渗透。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粮食、人口、资源问题,南美洲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保护问题等。均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分散在课本各章节的这些理论贯穿起来。教会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最终目的是改变学生在人与环境关系方面的行为习惯,而不只是让他们记住有关的知识和道理。让学生从地理课

8、后开始,关注自己生活的环境,自觉地节约用水,自觉地不乱扔纸屑垃圾,自觉地爱护一花一木,并且对周围的人们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作为21世纪的主人,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这是一项具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