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试题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试题1

ID:39584913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试题1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试题1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试题1_第3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试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试题(1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1.“火”是万物本原的观点是属于()。A.唯心主义的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C.自发的或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2.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A.绝对主义B.唯心主义C.不可知论D.诡辩论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A.哲学与世界观毫无关系B.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哲学与世界观没有区别D.任何世界观都是哲学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A.客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二元论D.主观唯心主义5.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2、。A.抛弃B.继承C.循环D.扬弃6.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一元论和二元论7.“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是()。A.辨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8.“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是真理”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的错误观点B.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观点C.混同真理和谬误的错误观点D.唯物主义关于真理的另一种表述方式9.划分两种社会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

3、争的存在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C.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在矛盾 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哲学中没有()。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C.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11.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A.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B.人与物的关系C.物与物的关系D.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12.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13.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总是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条件

4、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C.科学文化水平D.人们的生活水平14.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阶级斗争B.社会革命C.科学技术D.社会基本矛盾15.“万物皆备于我”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6.《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帆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帆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帆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1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

5、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世界统一性问题C.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18.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是A.法律关系B.血缘关系C.思想关系D.生产关系19.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生产方式D.物质文明2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A.社会实践B.社会基本矛盾C.社会发展规律D.社会存在2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A.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B.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统一22.彻底的唯物主

6、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反对—切形式的二元沦23.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A.剩余价值论B.阶级斗争理论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D.科学的实践观2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25.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B.根本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降低

7、了人在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D.表明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运动形式的同一性26.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大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27.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28.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现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2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

8、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