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寒假作业

高二政治寒假作业

ID:39585595

大小:67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6

高二政治寒假作业_第1页
高二政治寒假作业_第2页
高二政治寒假作业_第3页
高二政治寒假作业_第4页
高二政治寒假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寒假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政治寒假作业(二)一、选择题1.2011年10月22日,第十届艺术节标志《祥和》亮相,取“详和如意、和谐安康”之意,通过对泰山自然风貌的解读,对山东古文明、儒家文化精髓的全面阐析,融合山东宽厚质朴民风,详瑞和谐的社会风尚提炼创作而成。这一标志的出现说明()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臆造的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艺术创作的源泉是艺术家的创意D.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规律的制约2.2011年7月26日,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东太平洋试验海区成功突破5000米海底深度,达5056.8米,

2、这将有力推动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这表明()①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②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④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3.2011年3月26日晚,我国86个城市的众多社区、企业、学校熄灯一小时,参与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全球环保活动。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能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性的物质活动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

3、客观性的突出特点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林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5.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重“武装”,忌“包装”。如果只讲“包装”,不讲“武装”,就失去了意义。这是因为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科学发展观是真理性的认识C.实践是认识的来

4、源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6.在交通事故鉴定过程中,出现完全相反的鉴定结论已屡见不鲜。当然,两个鉴定书中必定有一个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真理只有一个。这表明 (   ) A.真理是客观的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可以转变为谬误7.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①5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活动②人类实践活

5、动具有社会历史性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8.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当务之急,是一场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革命”.培养人们的节约型意识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表明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发展的C.认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9.10.11.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体现的哲理是()①认识是变化发展的②理论

6、与实践应该相结合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读书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①②③B.①③C.①②D.①②③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天气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据此回答12-13题12.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

7、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13.“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成分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4.漫画中的大学生“村官”(  )A.不知道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不懂得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C.忽视了认识是实践的来源D.背离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15.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

8、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这告诉我们()5A.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创造真理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D.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得到的认识就是真理16.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加快,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发展绿色经济成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