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30天专题得分秘笈

高考30天专题得分秘笈

ID:39586430

大小:212.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7-06

高考30天专题得分秘笈_第1页
高考30天专题得分秘笈_第2页
高考30天专题得分秘笈_第3页
高考30天专题得分秘笈_第4页
高考30天专题得分秘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30天专题得分秘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地理30天专题增分秘笈(1)第一天:等高线地形图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二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3.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4.交通线路选择: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

2、方向)分布;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5.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6.河流流向: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7.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

3、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8.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别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9.农业规划: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10.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11.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12.地形相关分析:①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

4、作用等)与板块运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及板块的碰撞或张裂)②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③地形类型判读: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形为

5、丘陵,注记在500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高考地理30天专题增分秘笈(2)第二天:等温、压线专题1、等温线1.分析走向(延伸方向):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2.分析弯曲状况:作水平线法——比较弯曲处与交点的温度高低;凸值法——凸高(凸向高值区)为低(值低),凸低(凸向低值区)为高(值高)。3.分析疏密状况:疏——温差小——我国7月气温、热带地区、海洋、山地缓坡;密——温差大——我国1月气温、温带地区、山地陡坡、锋面处陆地

6、、。4.分析数值特征:大于大的,小于小的。高值区——夏季大陆、冬季海洋、暖流流经、地势低(山谷、盆地或洼地)、城市;低值区——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寒流流经、地势高(山岭、山脊)。5.高考能力要求:(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2)判断陆地、海洋位置:陆1南7北,海反之。“点北陆北,点南陆南“(3)判断月份(1月或7月):(4)判断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6)判断温差的大小:2、等压线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原因是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近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

7、气压越低近地面气压一般要高于高空气压,名称相对,即低空为高压,则近地面为低压。等压线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线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高考能力要求:(1)判断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2)判断水平方向上、垂直方向上的气压高低:水平方向上:高压区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低压区为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高,高空气压低;地势高气压低,地势低气压高。(3)判断高压脊(线)和低压槽(线):高压脊(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高指向低处为高压脊(类山脊)。低压槽(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低指向

8、高处为低压槽(类山谷)。(4)判断鞍部: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的交汇处,气压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5)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右斜穿等压线;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左斜穿等压线。在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高考地理30天专题增分秘笈(3)第三天:气温日较差、年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