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ID:39588797

大小:130.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6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 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殷代(Yīn)  抱厦(shà)墁地(màn)果脯(fǔ)B.颤抖(zhàn)额枋(fānɡ)靓妆(jìng)靓女(liàng)C.戗兽(qiànɡ)玷辱(diàn)胡诌(zhōu)谄谀(chǎn)D.穹宇(qiónɡ)瞠目(chēng)觊觎(yú)相觑(qù)思路解析B项,“颤抖”的“颤”应读“chàn”。答案B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儿童感冒药品牌多而杂,但主要成分大同小异。B.我们希望能制定相关政策,用来鼓励和弘扬母语文化

2、,注重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下功夫打造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C.沿长江旅游,可饱览长江三峡及巫山风光,还可观赏奉节鬼斧神工的天坑地缝,领略集山、水、林、泉、瀑、峡、洞为一体的自然奇观。D.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熟悉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每一梁每一柱的作用也都能讲得头头是道。思路解析D项,“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此处用错对象。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英国医学杂志》的一篇评论说,中国人的肥胖问题“令人担忧”,有近15%的人体重超标,儿童肥胖在15年里增加了28倍。B.21世纪,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全球最

3、有前景的产业之一,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势头强劲。C.对于一些城市通过发放消费券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做法,在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的特殊时刻,无疑是一种积极的探索。D.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垃圾短信有向制造传播谣言、破坏社会稳定等“变种”蔓延的趋势,国家必须加快相关立法和打击力度。思路解析A项,语序不当,“儿童肥胖”应改为“肥胖儿童”;C项,主语残缺,应去掉“对于”;D项,搭配不当,应改为“加快相关立法并加大打击力度”。6答案B4下列六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一生都经历着审美发展②相应于个体审美

4、发展的阶段性,审美教育也具有阶段性③也就是说,审美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④然而,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在一生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⑤个体的审美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过程⑥所以,个体的审美发展也就呈现出阶段性A.⑤①③④②⑥     B.①⑤③②④⑥C.⑤①③④⑥②D.①③⑤②④⑥思路解析⑤是总说。③中的“一生”紧扣①中“从出生到老死”,所以③在①后,④中有“一生”,此句在③后,“所以”和“由于”照应,⑥在④后,②有“相应于个体审美发展的阶段性”,因此应在⑥后。答案C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

5、?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

6、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6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

7、”来处理它们的。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

8、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5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建筑手法各不相同,它完全取决于某一建筑大师的设计理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