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盆地主要农耕土壤1

川盆地主要农耕土壤1

ID:39588959

大小:7.42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7-06

川盆地主要农耕土壤1_第1页
川盆地主要农耕土壤1_第2页
川盆地主要农耕土壤1_第3页
川盆地主要农耕土壤1_第4页
川盆地主要农耕土壤1_第5页
资源描述:

《川盆地主要农耕土壤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六章四川盆地主要农耕土壤四川行政区划图广元雅安叙永奉节四川省主要土壤类型土壤类型占(%)土壤类型占(%)紫色土19.446寒冻土3.496黑毡土15.136红壤2.902草毡土13.718褐土2.780水稻土8.190石灰(岩)土2.300暗棕壤7.804棕色针叶林土1.662棕壤6.394灰褐土1.385黄壤5.523沼泽土1.174黄棕壤4.869四川土壤分类:25个土类,63个亚类,137个土属。四川盆地主要农耕土壤及其特性红壤潮土石灰土黄壤紫色土水稻土第一节红壤一、分布总面积1664.8

2、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2.24%,其中耕地163.47万亩,占耕地0.98%,占旱耕地1.67%。1、水平分布北纬29.5°以南的川西南地区。东至大相岭(汉源),南至金沙江河谷,西至九龙、稻城南部河谷,涪江、嘉陵江四五级阶地零星分布(秀山)2、垂直分布360~2200m内都有分布二、成土条件1、气候红壤为中亚热带地带性土壤。≥10℃积温5000(5300)-6000(6500)℃特点:(1)温度高(1月)西昌米易仁和成都重庆内江汉源石棉9.511.512.05.57.56.98.37.8(2)干湿季分

3、明攀西地区,头年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降雨量仅为全年5~8%,1、2月基本无雨。(3)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最冷月:5.6~10.2℃最热月:19.3~23.1℃2、植被:常绿阔叶林为主。3、地形:中低山,阶地(盆地丘陵区)。4、母质:第四纪沉积物,砂页岩、玄武岩、灰长岩、闪长石、花岗岩、变质岩。三、成土过程富铝化过程(主要过程)、粘化过程水热同季→化学风化强烈→释放盐基物质→流失硅铝铁分离→Si流失,Fe、Al相对富集四、基本特点粘、酸、瘦、缺P1、颜色:红色2、粘化:粘粒多,结构差,板结、透水

4、性差,不利于接纳雨水,旱季蒸发快,抗旱弱。3、酸性:酸→缺P4、养分贫乏:养分含量少(盐基流失)保肥力差(粘粒多,胶体品质差)。五、利用改良1、发挥优势,因土种植:光照好,气温高,天然温室全年日照时数西昌攀枝花米易雅安成都简阳内江2436.92683.32358.51005.01239.21206.51286.3优势:(1)甘蔗(产量高)(吨/亩);地区全国福建广东川渝简阳内江凉山产量3.574.814.042.893.042.234.86糖含量(%)12.2411.7311.7811.9611.4

5、212.59(2)烤烟:色泽好,纯度高,燃烧保火力强;(3)芒果:干湿季分明,利于开花、授粉,座果率高,品质好。(4)蔬菜:早市蔬菜(米易)2、水(缺乏)降雨量少而集中,兴修微型水利工程→保水地区西昌攀枝花米易雅安简阳内江降雨量(mm)1002.6767.31095.01805.4914.010643、培肥土壤冬闲地多,种植有机肥,培肥土壤。第二节黄壤一、面积和分布总面积6782.5万亩,占土地9.1%,其中耕地1548.85万亩,占耕地9.35,占旱耕地15.8%。分布:盆周1500以下的山地;盆

6、地内各大、中、小河流两侧2~5级阶地;黄色石英砂岩丘陵地区。北纬27°50′~32°40′二、成土条件1、气候(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典型的地带性土壤):云雾多,日照少,降水充沛,相对湿度>70%。2、植被:常绿阔叶为主,桢楠、马尾松。3、母质:盆周:三迭系、震旦系砂页岩、灰岩、变质岩(千枚岩、板岩)。盆内陆地:第四纪沉积物。三、成土过程主要为富铝化过程,与红壤相比,富铝化过程较弱,处于初期阶段。粘化过程(淋溶粘化),熟化过程(耕作土壤)四、基本性质1、形态特征:(1)黄色、棕黄色:Fe水化成含水氧化

7、铁→黄色(2)剖面层次分化明显:淋溶层→淀积层2、颗粒组成:<0.002mm→13.15~32.55%,质地以粘土为主,粘土占44.1%,耕性差,湿时粘犁,干时坚硬犁不动,耕作质量较差。3、保肥能力:中等偏低(CEC10~20)张家坪黄壤(四级阶地)苹果园黄壤(三级阶地)CEC8.0112.09<0.001mm18.2%33.6%OM1.7%3.47%4、酸性5、矿质养分:养分含量少,缺有效P。突出问题:粘、酸、瘦、缺P。五、黄壤改良利用1、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1)盆

8、周黄壤,经济林基地(桢楠、银杏、茶叶)。(2)绿色蔬菜(无污染):薇菜、竹笋、山药(治糖尿病)、辣椒、地瓜、生姜、马铃薯。2、培肥、熟化(防治水土流失)针对粘、酸、瘦、缺P3、旱改水。pH提高,P有效性提高,O—P部分释放。第三节 潮 土一、面积和分布面积:总面积134.59万亩,占川渝土壤面积0.18%,其中耕地122.33万亩,占旱耕地1.25%。分布:川、渝各大河流沿岸冲积平原或一级阶地。潮土景观及剖面二、成土特点母质:河流近代冲积物,人类耕种熟化,地下水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