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任务3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任务3

ID:39589792

大小:36.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6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任务3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任务3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任务3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任务3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任务3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任务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任务3整合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提高课堂效益金壁小学张锦摘要: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形象、生动的教学平台。培养具有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能力的人也成为新的教育目标。要实现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离不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于生物教学中的,可优化教学环境,使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形象,同时不拘泥于教材,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双赢,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益。关键词:信息技术生物教学课堂效益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把它运用在生物教学中并与之整合,是一种

2、全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整合是指在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生物教学活动,实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生物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具有多媒体集成性、交互性等特点,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它的优势在于,改变了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具体直观、生动形象,不拘泥于教材,知识内容广、多,开阔视野等。把信息技术运用在生物教学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一、创设原态情景,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1.从微观拓展到宏观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学

3、科,其研究方向兼顾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微观世界显得有些无助,对于中学生来说,往往觉得教学内容抽象、不易理解,枯燥无味,靠死记硬背的方法来掌握知识,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而运用信息技术则可将微观的结构和功能或者生理过程生动逼真地呈现给学生,如在教学“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节课时,可用动画模拟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的运动,从而生动地说明细胞膜的特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多媒体计算机成为行之有效的教具,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和复杂的生理过程直观地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大为提高。2.从宏观拓展到微观宏观方面,大多数学生对森林、草原、海洋等生态系统的认识是局部而非全面的,

4、个别的而非整体的,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也缺乏认识。教学中,可以通过光盘、网络或视频捕捉来剪辑整理有关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影像资料,并加入声音或文字解说。数字电影中生动的画面、逼真的声音,让同学们如身临其境,加上其中简洁的说明,不但可以加强其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同学们对各种生态系统就有了全面的整体的认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而对于有关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等问题,多媒体技术同样能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拓展。3.生物情景从延迟拓展到快速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二者时间跨度都很大,且原始生命起源过程不可能重演,环境条件不可能改变。这样,完成该课教学时,一

5、方面留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也给学生理解进化论学说带来很大困难。这给信息技术以用武之地: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的超媒体性,可把一个自然界中无法变动的生物进化过程随意加快,将几十亿年生命起源及生物进化过程的时间缩短,帮助学生对生命现象及生物发展进化规律的理解,使他们更好地形成感性认识。4.从静态拓展到动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生物过程。运用计算机超媒体集成展示信息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选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对课文的内容、情境、模型、状态、生理过程等进行生动呈现,就能使学生容易地理解复杂抽象的生理过程。比如:《排泄》这一

6、章知识结构复杂,内容较丰富,知识点较为抽象。传统教学运用的挂图、模型及板书等都是静态过程,不便学生理解。而且,完成此教学需要大量时间,较难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运用多媒体技术集成展示的优势,连续展示泌尿系统的组成、结构图片,尿液的形成及排出过程的动画,从而形象、直观、生动地表达出复杂抽象的生理过程,教学重点、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二、优化学习环境,实现教学双赢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

7、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以便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习者带着“任务”进入学习情景,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信息技术和生物学科整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的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设计出某种“情境”。例如:在新教材《绪论》一节学习中,用Pow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