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合同中无效的原因及后果并根据《合同法》有关规定进行评价

简述合同中无效的原因及后果并根据《合同法》有关规定进行评价

ID:39598344

大小:587.33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7-07

简述合同中无效的原因及后果并根据《合同法》有关规定进行评价_第1页
简述合同中无效的原因及后果并根据《合同法》有关规定进行评价_第2页
简述合同中无效的原因及后果并根据《合同法》有关规定进行评价_第3页
简述合同中无效的原因及后果并根据《合同法》有关规定进行评价_第4页
简述合同中无效的原因及后果并根据《合同法》有关规定进行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述合同中无效的原因及后果并根据《合同法》有关规定进行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合同无效之我见——简述合同无效原因及后果并根据《合同法》有关规定进行评价一、引言合同无效有两种含义:一是广义的无效,包括合同的绝对无效、合同相对无效、合同效力待定。绝对无效的合同,是指虽经双方当事人协商订立,但因其违反国家法律规定而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合同。《合同法》第52条规定的五种情形,就是合同的绝对无效。合同相对无效,就是合同暂时发生效力,但可因撤销而无效,也称为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合同法》第54条规定的就是该情形。合同效力待定,是指不直接发生合同原来的效力,需要补充要件才能发生效力。《合同法》第47条规定的即为该情形。二是狭义的无效,只包括

2、合同的绝对无效。通常所称的合同无效,就是合同的绝对无效。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将导致合同自始无效。所谓无效合同的自始无效,是指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将溯及既往,自合同成立之时起即无效。合同无效主要是违法造成的,合同无效所引起的后果,不仅违法一方承担,而且没有违法的一方也要承担,如返还财产。返还财产是由无效合同制度的目的所决定的,法律否认合同效力,也就是不允许当事人依合同互相给付财产,已经给付的必须返还。至于追缴财产,则是由法律制裁违法行为的职能所决定的。下面主要讨论通常意义的合同无效(即绝对无效的合同)及其法律后果,并根据《合同法》有关规定对其进行评价

3、。二、合同无效原因1(一)分列情形一般而言,合同或合同条款无效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七种情形:1.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6.无效免责条款:(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7.无效格式条款: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二)具体解析下面针对合同无效的五大情形进行具体解析。1.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根据《民法通则若

4、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规定,所谓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诈人因欺诈行为发生错误认识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是行为人在他方有意的欺诈下陷于某种错误认识而为的民事行为。构成欺诈应同时具备如下条件:(1)必须有欺诈人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能使受欺诈人陷于某种错误,加深错误或保持错误的行为。主要表现情形有三种,即捏造虚伪的事实、隐匿真实的事实、变更真实的事实。(2)必须有欺诈人的欺诈故意。欺诈故意是由于欺诈人的欺诈行为而使他人陷于

5、错误,并基于此错误而为意思表示的故意。2(3)必须有受欺诈人因欺诈人的欺诈行为而陷入的错误。此处所指“错误”,是指对合同内容及其他重要情况的认识缺陷。传统民法认为,构成欺诈必须由受欺诈人陷入错误这一事实,受欺诈人未陷入错误,虽欺诈人有欺诈故意及行为,在民法上不发生欺诈的法律后果。(4)必须有受欺诈人因错误而为的意思表示。所谓受欺诈人因错误而为的意思表示,即错误与意思表示之间有因果关系。错误的认识必须是进行意思表示的直接动因,才能构成欺诈。(5)欺诈是违反了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

6、,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根据《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9条规定,所谓胁迫,是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相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胁迫构成应当同时具备如下条件:(1)必须是胁迫人的胁迫行为。所谓胁迫行为是胁迫人对受胁迫人表示施加危害的行为。胁迫行为在《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9条已规定清楚。(2)必须有胁迫人的胁迫故意。所谓胁迫故意,是指胁迫人有使表意人(受胁迫人)发生恐怖,且因恐怖而为一定意思表示的意思。即包含两层含义:须有

7、使受胁迫人陷于恐怖的意思和须有受胁迫人因恐怖而为一定意思表示的意思。3(3)胁迫系属不法。所谓不法,情形有三种:有目的为不法,手段也为不法者;目的为合法,手段为不法者;手段为合法,而目的为不法者。(4)须有受胁迫人因胁迫而发生恐怖。即受胁迫人意识到自己或亲友的某种利益将蒙受较大危害而产生恐怖、恐惧的心理。若受胁迫人并未因胁迫而发生恐怖,虽发生恐怖但其恐怖并非因胁迫而发生,都不构成胁迫。(5)须有受胁迫人因恐怖而为意思表示。即恐怖和意思表示之间有因果系,这种因果关系构成,只需要受胁迫人在主观上是基于恐怖而为意思表示即可。依《合同法》第52条规定,一

8、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合同,只有在有损国家利益时,该合同才为无效。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所谓恶意串通,是指当事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