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6 18古诗二首教案 新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6 18古诗二首教案 新人教版

ID:39600517

大小:1.30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7-07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6 18古诗二首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6 18古诗二首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6 18古诗二首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6 18古诗二首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6 18古诗二首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6 18古诗二首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8古诗二首【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3.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经验将诗歌描绘的景象变得更为丰富。【教学难点】1.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

2、的词语。 2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诗歌的丰富意蕴。3.理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意思,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1.出示课题,板书课题。(板书:夜宿山寺)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课件出示1)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

3、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板书:高)16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课件出示2)要求: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1.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教师点评)2.领读、齐读。 三、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1.过渡: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

4、景象说明“高”。先看第一行。(课件出示3):危楼高百尺。(1)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课件出示4)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就是③。(板书:百尺危)  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课件出示5):出示插图  高极了,真高啊,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 (2)指导朗读这一行。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齐读:“危楼高百尺”。  要读出楼的高。  学生提高嗓音朗读

5、。  一味提高嗓音,只能听见声音,不能听出意思。只要把“高”字读得高些响些。教师示范,再试一试。  学生反复练习朗读。  大家读出了心里对这个“高”字的感觉。  2.接着读第二行:(课件出示6):手可摘星辰(出示“星辰”卡片)(1)“辰”字典里说是“日、月、星的总群”16,这里指什么?  指星,因为夜里无“日”,而“月”不适用“摘”。(板书:辰)  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手可摘星辰”。  学生据诗意抬手摘星。  想象一下,摘星辰时手臂的动作,身体的姿态应该是怎样的?  应该推窗伸臂,斜势向天,这样才能摘星辰。  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它却能形象地表现出高

6、,大家朗读这句诗,想象诗人此时离天多近?  学生朗读。  (2)摘星辰本是难事,但诗人此时觉得很容易,从诗句中的哪一个字体现出来?(板书:可)  从“可”字体现出来的。  朗读时要读好这个“可”字。  学生朗读强调“可”字。  这样可以表达出轻而易举地伸手就能摘到星,更加说明楼的“高”。  3.指导第三、四行诗句。(课件出示7)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齐读第三、四行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1)这两行诗句联系紧密。现在你感到天上人和诗人之间距离多远?  相距咫尺。 (2)这也是诗人的幻想,但生动地表现了“高”;由此也可见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一齐来读好

7、这两行诗句。体会一下该怎样朗读。  学生读得很响亮。  教师:好,你读得清楚,读出了“高”的气势。  学生:高昂地读。  教师:你也读出了“高”的气势。再尝试用低沉的语气,(出示“恐”字卡片)要把“恐怕惊动他人”的心情读出来。(板书:恐)  学生尝试用低沉的语气朗读。进一步体会诗句表达的含义。  教师:好,读得有感情,读出了诗人的心情。现在同学们用上述两种读法各自练习朗读,要读出两种不同的语气,然后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读法,为什么。  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朗读。  4.在表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全诗。165.小结: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是学习古诗的一般方

8、法。要在今后学习古诗时继续使用,进一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