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力促进剂的选择、指标、应用

附着力促进剂的选择、指标、应用

ID:39601825

大小:353.1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07

附着力促进剂的选择、指标、应用_第1页
附着力促进剂的选择、指标、应用_第2页
附着力促进剂的选择、指标、应用_第3页
附着力促进剂的选择、指标、应用_第4页
附着力促进剂的选择、指标、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附着力促进剂的选择、指标、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着力促进剂的选择、指标、应用1附着力促进剂的分类涂膜与底材之间可通过机械结合、物理吸附,形成氢键和化学键,互相扩散等作用结合在一起。这些作用所产生的黏附力,决定了漆膜与底材间的附着力。这种附着力应是漆膜和底材之间各种结合力(黏附力)之总和。附着力不好时应采取如下的措施,底材打磨、降低涂料施工黏度,或者提高施工温度,或烘干均因能提高机械结合力及扩散作用而提高附着力。使用附着力促进剂,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附着力促进剂主要有以下三类。(!)树脂类附着力促进剂目前很多公司提供含羟基、羧基、醚键或氯代

2、树脂、磺酰氨基等溶剂型树脂,它与一般树脂有较好的混容性,又与底材可形成一定的化学结合,因而在涂膜与底材间形成化学结合力。这些助剂自身又在涂膜中通过互溶、缠绕等作用与涂膜结合在一起,因而提高了附着力。树脂类附着力促进剂还有丙烯酸"环氧基类、丙烯酸"氨基类等。用于水性漆、塑料PP、PE的附着力促进剂也有相应的品种。(2)硅烷偶联剂类附着力增进剂无机底材亲水的极性表面在环境中极容易吸附上一层水膜,使涂料内的疏水基料很难对底材润湿,因此,很难有好的附着力。硅烷偶联剂的应用可以揭示化学键结合对于黏接作用的重

3、要意义,加有少量硅烷偶联剂的涂料,在涂布施工后,硅烷向涂料与底材的界面迁移,此时遇到无机表面的水分,可水解生成硅醇基,进而和底材表面上的羟基形成氢键或缩合成Si-O-M(M代表无机表面)共价键;同时,硅烷各分子间的硅醇基又相互缩合形成网状结构的覆盖膜。硅烷通式以RsiX3代表,当X为乙氧基、R为乙烯基时,硅烷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分子式为水解缩合氢键结合共价键形成在含有硅烷的涂料中,能在漆料与底材界面相互作用,形成硅烷与漆基相互渗透的网状结构,增强了内聚力和耐水侵蚀的稳定性。显然,上述硅烷通式中的

4、R也非常重要,基料的活性基团应与硅烷的R基团有牢固的化学键,至少R也应是长链物,发生紧密的缠绕作用以使涂膜与底材整体化。(3)钛酸酯偶联剂类附着力增进剂无机底材往往是由于表面吸附了一层水分而影响附着力,与硅烷偶联剂相似,单异丙氧基钛酸酯的结构通式为i-C3H7OtiR3。式中R为长链脂肪酸酯基、磷酸酯基等;分子中的异丙基也易与无机底材表面的吸附水经水解而结合,形成化学键;R基也易与漆料中聚合物分子或发生化学反应而结合,或经缠绕而物理结合。因而钛酸酯偶联剂也发挥附着力促进剂的作用。2附着力促进剂的功

5、能与作用机理2.1附着力促进剂的功能和作用机理。表1附着力促进剂的功能和作用机理①几种界面作用力的量值2.2各种作用力的键能表2各种作用力的键能3附着力促进剂的基本特性3.1提供化学键结合的条件从本节前面列出的几种界面作用力量值可以看出、化学键、氢键的强度要比范德华力强得多。因此像树脂类和偶联剂类附着力促进剂常常有可反应的基团:如氨基、羟基、羧基、醚键等。3.2具有促进附着力作用的偶联剂的结构硅偶联剂的通式为:RnSiX4-n。其中,R为不能水解的反应性的有机官能团,X为可水解基团。钛酸酯偶联剂的

6、通式为:RnTi(OX)4-n。。其中,R为不能水解的反应性有机官能团或长链脂肪酸酯基、磷酸酯基等,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缠绕与漆基结合,而OX基也可以通过水解与基材结合。所以无论是硅偶联剂还是钛偶联剂,当R为可反应基团时,都具有较明显的附着力促进作用。表3列出了基料树脂与偶联剂中R基团的反应性,以利读者针对性的选用。表3基料树脂与偶联剂中R基团的反应性4附着力促进剂4.1EP2310附着力促进树脂组分:专用聚酯树脂性能及用途本品用作改进多种涂料体系(即使用于苛刻底材上的)附着力促进剂,具有较宽的

7、相容性和溶解性,可用于大量含溶剂体系。如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氯乙烯共聚物、甲基苯乙烯共聚物和硝化棉等体系,具有提高附着力的作用。它溶于芳烃、酯、酮、二醇醚和二醇醚酯类。脂肪烃类可在混合溶剂中用做稀料。4.2EP2325附着力促进剂组分:聚酯树脂性能及用途本品为溶剂型涂料附着力增进剂。它具有较宽的相容性,可用于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氯乙烯共聚物、甲基苯乙烯共聚物和硝化棉等。它溶于芳烃、酯、酮、二醇醚和醇醚类。4.3EP2440附着力促进树脂组分:专用聚酯树脂性能及用途本品为溶剂体系的添加剂,用以改

8、进对底材和多层体系涂料层间附着力。本品溶于酯、酮、二醇醚酯类及芳烃类。4.4LTH附着力促进树脂组分:专用聚酯树脂性能及用途本品是一种硬质树脂,在水中溶胀很少,具有高度的耐光和耐候性,并且显示出高耐皂化性。用它可提高一系列涂料在金属和一些塑料纸上的附着力。附着力改进程度取决于基料的性质,对色漆比清漆附着力改进更明显。在所有基料中,LTH对氯乙烯共聚物的附着力提高最为显著。在氨基醇酸烘漆、丙烯酸和聚氨酯涂料和其他大部分特殊混合的涂料中都有很好的效果。用法用量:相当于基料量的5–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