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ID:39602836

大小:2.09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7-07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_第1页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_第2页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_第3页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_第4页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考纲解读细化面向高考课标分解考纲细化考题预测结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从人生价值角度,分析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两难现象,分析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

2、判断和价值选择。用价值观理论说明大学生如何就业,实现人生的价值。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理论分析我国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足于社会发展的物质性这一主线,重点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

3、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知识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题型以体现类、原因类、启示类为主,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以及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的作用等知识的理解。主观题题型以体现类、原因类为主,往往以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综合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知识纵横联系融汇贯通【本课知识网络】【融汇贯通】把握一个主体:认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树立两种观念:树立群众观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解五对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与社会。该讲主要以“社会发展的物质性”为主线,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变革的基本动力、基本矛盾

4、,并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社会历史的主体。从整个教材来看,本讲是对唯物论的延伸,从社会角度论证了世界的物质性。所以我们在复习中必须要把握好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实践与人民群众实践的关系。同时将辩证唯物论与唯物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区分清楚。真题感受体会命题方向1.(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1卷22)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②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③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④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2.(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22)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①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

6、用日益融合③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④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3.(2016年全国高考浙江卷30)2016年年初,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集中查处了一批传播淫秽色情、谣言、暴恐、赌博、诈骗等违法信息的网站,这一净网行动的哲学依据有①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③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④人的各种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资*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C4.(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31)某地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正在逐步完成从“确权到人”到

7、“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从而更好地让集体土地人市流转,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这一做法表明A.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C.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D.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C5.(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32)0.015~0.04毫米,这是90后铣工张志坤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控铣项目中摘得金牌的精度,然而像张志坤这样的人还是凤毛麟角。今天,我们呼唤工匠精神,呼唤的不仅是一个个技艺超群的职业英雄,更是一群爱岗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