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袁娜

九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袁娜

ID:39604876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7

九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袁娜_第1页
九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袁娜_第2页
九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袁娜_第3页
九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袁娜_第4页
九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袁娜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袁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铁王中学袁娜这个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二班语文课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以学校及九年级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努力提高学生成绩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为中心,以深化课改实验工作为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思想方面——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工作中,我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期教育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我还积极地、认真地学习新课改理论,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及时把握中考新方向

2、。通过学习,转变了以前的工作观、学生观,使我对新课改理念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为我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打好了基础。二、教学方面——用心研究学情,达到有的放矢。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意志力薄弱、学习目的不明、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因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或过分溺爱等给孩子造成的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学生的不断劣化等诸多棘手问题,学期初就准备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了有计划的辅导。语文素

3、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然而时间不等人,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但单纯的题海战术又会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应针对中考具体情况,设计多种训练方案,提高学生应试能力。1、重视阅读训练,首先,在每天的朗读课上基础10-15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读名家作品和优秀作文为主。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另外,阅读课上结合课文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观其文而行其道,在欣赏美文中提高解题技巧。教师的讲解应有针对性,并总结历年中考阅读题的考点规律,使学生心中有数。2、让学生尽早接

4、触中考题型。如果再等到中考前夕让学生训练综合试卷和模拟考题已为时过晚。因此,从一开学,我就将中考题型训练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与作业当中,让学生尽早熟悉,慢慢掌握复习要点及解题技巧。以免中考时学生怯场,便于学生的应试。3、让学生评作文,找到不足。作文是中考语文中的一个大题,中考作文写作训练自然也很重要。但这也是让许多师生头疼的事。好像讲再多的方法都不起作用。本学期我把写作训练的重点放在了修改与评价上。让学生自改自评作文、互改互评作文,在修改中寻找不足,学习写作。三、存在不足——基础训练不够,思想认识欠缺。从

5、几次月考情况来看,学生基础薄弱,而这一学期的教学,在这一方面改进并不大。究其原因,还是基础训练不足。另外,班上41个学生,对未来全都没有打算。学习目的不明,自然缺乏动力。特别是近几周来,因为临近放假,思想更不稳定,有很多人浮躁不安,不肯下功夫,对不值得学习任务推三阻四,不愿完成。四、今后措施——针对考点训练,各个击破难点。1、夯实基础,字音、字形、标点符号、扩写、缩写、仿写修辞等基础知识,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课后字词做到每课三练——练字音、练字形、练词语的运

6、用;加强句式的训练和仿些;加强古诗词的背诵和默写。2、强化文言文阅读理解,“能阅读浅易文言文”是中考命题对考生的基本要求。试题由课内已经延伸到课外,在复习文言文时让学生认真掌握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学习文言实词,要注意区别词的古今意义,要积累实词的一词多义,要会识别通假字,要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而且应该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思想,学会对比分析,且动手翻译。3、加强阅读指导,新教材淡化了文体的编排,但并未降低对文体的要求,特别是议论文的阅读,学生一时感到摸不着头脑,所以我计划在向学生讲清议论文基础知识的

7、同时,选择典型的篇章,并配以典型的议论文练习,通过反复演练,争取使学生掌握议论文的一般特点。4、加强写作指导,为了使学生形成写作知识系统,在学初给学生开设写作知识讲座,并对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进行专题讲座,争取使学生学作文的命题、立意、构思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坚持每星期两篇随笔,两星期一篇大作文。总之,本学期我虽然尽了自己的责任,付出了努力去完成教学工作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来年中考取得好的成绩而努力拼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