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五单元A卷|苏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五单元A卷|苏教版(含答案)

ID:39605984

大小:11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7-07

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五单元A卷|苏教版(含答案)_第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五单元A卷|苏教版(含答案)_第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五单元A卷|苏教版(含答案)_第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五单元A卷|苏教版(含答案)_第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五单元A卷|苏教版(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五单元A卷|苏教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 达标检测卷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60分钟 100分)“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2、《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一、基础积累。(13分)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3、。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1.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嗔(chēn zhēn)怪落不是(luò lào)[来源:学科网ZXXK]混(hùn hún)沌漱(sù shù)口怔(zhēnɡ zhènɡ)住谦逊(sūn xùn)2.拼写园地。(看拼音,写词语)(6分)3.给下

4、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在括号里填上序号。(4分)疾:①快,迅速;②猛烈;③病;④疼;⑤(生活上的)痛苦;⑥厌恶,憎恨。大声疾呼(  )疾恶如仇(  )群众疾苦(  )疾步向前(  )闹:①喧哗;不安静;②吵;搅扰;③发生(灾害或疾病);④发泄,发作。瞎闹(  ) 闹水灾(  )闹市(  ) 别闹情绪(  )二、能力展示。(37分)1.根据意思选择合适的“新词”填在括号里,再写几个这样的“新词”。(4分)买单 打的 网民 大款  网虫 大腕时代在发展,涌出了很多新词。如:用餐后结账付款叫(  );电子计算机互联网上的用户叫(  );拥有大量钱财的人叫(  )

5、;第11页某个领域中有成就、有影响的人叫(  )……其他新词举例: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词语充值卡。(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4分)(  )(  )是道 (  )(  )开河(  )(  )其谈(  )(  )常谈理直(  )(  )胡(  )乱(  )拾人(  )(  )一本(  )(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妙。( )(2)高深的程度,没有办法测试。(  )(3)说话不谦虚,没有礼貌。(  )(4)比喻想象、说话等无拘无束,不着边际。(  )4.按要求写词语。(4分)

6、(1)形容自由随意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ZXXK](2)形容有礼貌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Z。X。X。K](3)形容对他人关心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描写太阳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对号入座。(理解破折号的用法,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4分)a.表示解释说明第11页b.表示话题的转换c.表示语意

7、的递进d.表示声音的延长(1)“嘟——”一声汽笛长鸣,客轮离开了南京港。(  )(2)“今天真冷——你怎么来了?”李主任猛一抬头。(  )(3)这就是我——一个少先队员的回答。(  )(4)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6.句子荟萃。(按要求写句子)(8分)(1)老师的谆谆教导,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母亲用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了人间。(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