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肠道传染疾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疾病

ID:39607034

大小:393.82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7-07

常见的肠道传染疾病_第1页
常见的肠道传染疾病_第2页
常见的肠道传染疾病_第3页
常见的肠道传染疾病_第4页
常见的肠道传染疾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的肠道传染疾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见的肠道传染疾病科大医院简梅纲要作业肠道门诊设立的意义;传染病的发病和预防的基本概论;病毒性肝炎(种类、临床表现、诊断、疫苗的使用和乙肝两对半的解读);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特点、治疗和预防;霍乱的临床表现特点、治疗和预防;简介细菌性食物中毒。作业(一)填空:传染病的种类:甲类——种乙类——种丙类——种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传染病的预防:——————(二)判断题:非典型性肺炎属于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乙肝,甲肝可以终身免疫()乙肝五项中大三阳,小三阳者都是乙肝患者。()细菌性痢疾可以慢性化。()细菌性食物中

2、毒不属于传染性疾病。()霍乱属于国际检疫性疾病。()肠道门诊设立的意义肠道门诊是我国每年5-11月为便于甲类传染性疾病——霍乱的监控而设立的专人接诊的诊室,也包括挂号,收费,发药的窗口及厕所。凡是这期间出现腹泻的病人都必须在指定的场所挂号,看病,付钱,取药,治疗,入厕;所有的病人都必须进行详细登记,并进行大便常规及大便双培养的检测。传染疾病的诊治预防的基本概论1传染病概念: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并能流行的疾病。传染也是感染,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食物中毒属于感染性疾病,但不具有传染性。病原

3、体种类繁多约1400余种。2传染病发病机理:病原体经传播途经进入人体后能否发病取决于两个方面:(1)病原体的毒力,侵袭力,数量。(2)机体的免疫能力:当机体免疫力低下,病原体对机体组织直接诱导炎症,或引起变态反应使组织受伤,或病原体所产生的毒素引起机体功能紊乱而发病。传染疾病的诊治预防的基本概论3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在体内的方式:(1)被清出。有二种形式起作用:自身的非免疫系统,特异性免疫系统。(2)隐性感染,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仅引起免疫应答,没有或有轻微临床反应,只有免疫检查才发现。(3)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感染病原体后不

4、仅引起免疫应答而且组织有病理性改变,出现临床症状。(4)病原体携带一般分显性感染前的潜伏期携带,显性感染后的的恢复期携带,隐性感染后的健康携带。(5)潜伏期感染病原体被机体居限化但不能被清除,其定居于体内,待机体免疫力下降后才发病。以上五种形式中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少见,但易识别。病原体携带是重要的传染源,而潜伏期感染因为没病原体排出故没有传染性。传染疾病的诊治预防的基本概论4病原体归宿: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一般以比较单一的形式排出体外,如从粪便,从飞沫,或经蚊虫叮咬,或输血而排出。但也有多途径排出体外的,(如脊髓质炎的病毒

5、既从飞沫又可从粪便排出)。病原体排出人体后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决定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传染期。5传染病的四大特征:(1)必须具有病原体(2)必须具有传染性(3)具有流行病学特征(4)感染后具有免疫性传染疾病的诊治预防的基本概论6传染病的流行环节A传染源:包括患者(急、慢性期),隐性感染者及病原体携带者,被感染的动物。B传播途径:飞沫、尘埃,空气传播水源,水源传播食物,食物传播接触,直接接触、间接接触、日常生活接触血液、体液、血液制品,血、体液传播土壤传播吸血节支动物传播C易感人群:所谓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没有免疫能力或免疫

6、力低下容易发病的人群。传染疾病的诊治预防的基本概论7传染病的预防:A控制传染源:(1)对患者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办法》进行隔离,(2)对传染病接触者进行检疫、观察、预防性服药,(3)对病源携带者采用教育、随访、调离岗位、治疗,(4)对传染的动物实行消灭、治疗传染疾病的诊治预防的基本概论7传染病的预防:B切断传播途径:(1)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主动的预防措施,(2)重要的措施是消毒,消毒是指消灭污染环境的病原体,包括病源地的消毒和预防性消毒。消毒的方法有:(1)物理消毒:包括热力灭菌、电辐射消毒;(2)化学消毒:破坏病源体蛋白质

7、,使其死亡,达到消毒目的。C保护易感人群(1)发挥积极主动性,加强体育锻炼,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做到饮食合理,有营养,适时运动,生活规律(2)注射疫苗和免疫球球蛋白是提高特异性免疫力,是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措施传染疾病的诊治预防的基本概论8、传染病的种类甲类传染病2种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5种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

8、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10种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