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江浙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ID:396072

大小:5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7-30

江浙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分析【文献综述】_第1页
江浙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分析【文献综述】_第2页
江浙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分析【文献综述】_第3页
江浙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分析【文献综述】_第4页
江浙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分析【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浙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分析【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  目: 江浙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分析 一、引言部分长期以来,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大方面:第一,研究对外贸易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探讨是对外贸易的增长推动了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带动了对外贸易的增长;第二,重点考察一国或地区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无论是哪一方面,都忽视了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2009年我国进口总额(10059.23亿美元)比2000进口总额(2250.94亿美元)提高了3.5倍。江苏与浙江这两个地理位置相连、且同处

2、长三角的省份,不仅在中国经济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且两省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在进口总额上,2009年浙江进口总额占全国进口总额的5.44%,比2000年增加了近2个百分点。同时,江苏的进口总额则以更加明显的速度提升,从2000年的8.83%迅速提高到2009年的13.88%,增加了5个百分点。强劲进口的态势为全国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不小地推动作用。在进口商品的结构上,工业制成品占进口总值的比重逐年增加,而初级产品的增长幅度明显较小。机电产品作为近几年我国最主要的进口商品,其进口量增长

3、十分明显。但同处长三角的江浙两省,机电产品的进口比重却出现了很大的差异。仅2009年,江苏机电产品进口额占全省进口总额的62.2%,而浙江却只有21.7%,相差近40个百分点。在经济总额上,2009年浙江的GDP为22990.35亿元,江苏为34061.20亿元,两省的GDP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比较分析江浙两省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从而为浙江优化进口商品结构,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提供借鉴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经济学者对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已经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尤其是近几年,进口贸易对经济增

4、长的推动作用开始逐渐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对于国内某一地区的经济增长与进口贸易的研究还不多,从进口商品结构角度来对两省的经济增长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的文献更少。本文主要选取1985-2009年江浙两省GDP、进口总值以及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机电产品等进口总值,实证研究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同时,比较分析两省在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上的差异。在此,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二、主体部分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进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一)国外研究动态:进口与经济增长关

5、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代。Adamsmith认为,出口带来的收益及换回本国需求的产品没有机会成本的付出,因此必然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Ricardo指出,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获得较便宜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材料,从而阻止在本国发生作用的土地收益递减的倾向,促进经济增长。Heckscher、Ohlin和Mill也认为进口贸易能够促进经济增长。Heckscher和Ohlin在H-O理论中提出,一国出口的应是以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以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这样的自由贸易可

6、以是双方都获利。Mill认为,通过进口,引进本国不能生产的、经济活动中必须的或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料,同时推动国内生产过程的创新和改良,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产品进口造成新的需求,刺激和引导新产业的成长,从而带动本国经济增长。在古典经济学家的研究基础上,之后的经济学家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探讨。Robertson和Nurkse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命题中认为,一国出口的扩大意味着进口能力的提高。进口中的资本货物对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方面,资本货物

7、的进口使该国获取国际分工的利益,节约社会劳动力;另一方面,资本货物的进口,尤其是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可以提高国内的技术水平,会大大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Corden提出的贸易对经济增长率影响效应理论认为,如果大量进口投资品,会使国内投资品相对价格较低,投资成本下降,而投资率的提高无疑会带来经济增长率的上升。以Romer和Lucas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认为进口贸易可以通过“技术外溢”和外部刺激来促进一国的技术变动和经济增长。关于进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国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第一,从技术外溢的角

8、度来分析。Coe和Helpman(1995)基于Grossman和Helpman的“创新驱动”增长理论模型,采用21个OECD国家以及以色列的面板数据,首次从实证角度考察了进口贸易对国际技术溢出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的研发投入能够显著提升本国全要素生产率。Coe,Helpman和Hoffmaister(1997)考察了国际技术外溢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作用,采用77个欠发达国家1971-1990年间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