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ID:39607489

大小:20.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7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_第1页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_第2页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_第3页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感受中国制造2017》观后感在观看《感受中国制造2017》大型现实题材影片后,我觉得中国制造业在新的国际制造业的格局下,中国企业在面临新的挑战、新的变化、正在努力的实现自身的跨越,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第一集:智能先锋。智能先锋2017年是中国向世界制造强国战略目标迈进的攻坚之年,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路径是唯一的,那就是智能制造。生机勃发的智能制造时代正在来临,在智能先锋这一集,首先详细讲述了海尔集团如何用智能互联技术,走出了一天高科技智能创新的道路。从私人订制无噪音

2、自然风空调,到满足这一需求所设计到的模块外包,从空调的规模制造,到如今的云智能互联工厂,海尔集团利用智能科技的优势,成功将产能核心实现了智能核心的转变。利用智能互联空调的大数据采集优势,不但满足了用户需求,更让海尔集团实现了向个性化、国际化的转变。而本集中部提到的山东青岛的智能工厂,则着重体现了智能科技在监控和环节控制方面优势,通过智能科技强大的监控能力,确保工厂的每一个环节都尽在掌握,而人工和科技的精准有序的结合,则能在发挥人工操作优势的同时,最大程度上节约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就如山东青岛的那家智能工厂,虽然成本

3、提高了1.1倍,但总体利于率远远高于以前,达到了25%以上。第二集:轨道上的中国名片。高铁是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出去的第一张名片,作为中国唯一的高铁列车生产商,中国中车用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国际高速铁路40年的发展历程,跻身全球第一集团军。而中车作为我国的而中车在海外的口碑,代表的是我国的外在形象,刚刚过去的2016年,中国中车海外签约额突破了80亿美元。中国中车是凭借着高端的科技实力和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良好的口碑,在全球各个国家打出了自己的中国品牌。正向是中国中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刘化龙所说:中国中车在的成功,不单单是产品走出去

4、,我们这套体系,我们的服务,包括我们的管理,包括和当地文化的融合,真正的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真正的做到落地生根。第三集:火车驱动新制造。火车驱动新制造轨道交通装备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个领域之一,“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以高铁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技术引领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出去的第一张名片,中国高铁既要和全球轨道交通业巨头拼品牌、拼质量,还肩负着引领中国实体制造业由大变强的重任。每一节高铁车厢,都集中着全球领先的数十项关键技术,上百种基础材料和工艺。本集从铝型材的挤压技术着手

5、,将我国坚持自主创新,不怕苦难、百折不饶的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在铁路提速的同时,铁道部已经着眼于高铁的研究,由于中国高铁技术起步慢,外国公司对我们的技术输出也很很保守,对诸如网络控制、变流装置、空气制动等核心硬件和软件技术都拒绝转让,对于原始计算分析、研究实验数据、软件源代码等都是严加保密。我国当时引进得到的主要是生产图纸、制造工艺、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突破并掌握核心技术主要是靠我们自己。而如今,已经试制成功的中国标准动车组“蓝海豚”、“金凤凰”不但摆脱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降低了制造成本

6、。牵引变流装置、制动系统、网络控制、转向架等核心技术难题相继攻克,而控制系统软件均为自主编制,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打破外国公司的垄断,重新构建了自己的产品平台。中国的高铁建设,就是我国一步惊心动魄,历经艰辛的自出创新史,中国高铁现在取得的成就,也体现了我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第四集:开拓海洋大世界。未知的海洋,总有人心生向往。寻找人类未来的“蓝色梦想”,“中国制造”正在敲开蓝色海洋的大门,本集节目就跟随栏目记者的镜头一起去开拓海洋大世界。“蓝鲸1号”,全世界最大、钻井深度最深的海上钻井平台,重42000吨,甲

7、板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从船底到钻井架顶端有37层楼高,建造价格非常昂贵,相当于两架空客A380的价格,它将成为代表人类海工领域最高科技水平的平台。蓝鲸一号是全球最先进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1]  ,由烟台企业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该平台是目前全球作业水深、钻井深度最大的半潜式钻井平台,适用于全球深海作业,这是我国制造业的骄傲,也是我国近二十年来,第一次打破了国际高端行业的技术垄断。海洋是我们人类的未来,中国在海洋开发探索的道路上,中国的制造业,也在随着向海洋的探索,

8、发生了不少的转变,相信的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海上开发技术,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第五集:中国“芯”力量。中国“芯”是一张只有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往往集成了几十亿个元件,精度要求达到了头发丝的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涉及无数个前沿核心技术,这也是人类精密制造的极限之一。15年前,中国的芯片行业流传这样一句话,除了水和空气以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