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广州西关为例,浅析历史环境中的城市设计

以广州西关为例,浅析历史环境中的城市设计

ID:39607954

大小:790.9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7

以广州西关为例,浅析历史环境中的城市设计_第1页
以广州西关为例,浅析历史环境中的城市设计_第2页
以广州西关为例,浅析历史环境中的城市设计_第3页
以广州西关为例,浅析历史环境中的城市设计_第4页
以广州西关为例,浅析历史环境中的城市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广州西关为例,浅析历史环境中的城市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以广州西关为例,浅析历史环境中的城市设计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张,新老城区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在历史环境中,保护城市记忆,更新旧城区功能体系以及公建路网架构,以及在新城设计中将老城区的肌理、形态与脉络延续,使之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部分,已经俨然成为当今城市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着重以广州西关老街区改造为案例,结合一些经典理论和当今观点,简明的分析在历史条件下的城市设计所面临问题,并结合我们本学期的设计作业内容,在一名城市规划系学生的视点上,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关键词:广州西关;历史街区

2、;城市更新改造;城市设计;保护性规划;弘扬城市文化1.理论导入:“拼贴”理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集合1.1背景雅典卫城,被绝对保护的城市废墟城市,不同于它的名字,一“城”一“市”并不足以解释一座城市的全部内涵。其实,在某种角度,城市更像是一个会呼吸,会生长,会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的生命体。更新,无论何时都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必经历程:一方面,完善旧城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条件,美化环境复兴城市经济;另一方面,倘若引导控制失策,城市的历史则会在建筑机械的轰鸣声中消失殆尽。二战后,西方掀起新一轮城市建设的高潮,通过

3、“推倒重建”的暴力手段,以强制割断城市历史记忆为代价来换取全新的城市秩序的方式,最终被证明得不偿失。于是,在上世纪60、70年代,随着对历史街区价值认识的深入,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等国先后各自的历史街区的保护法与相关规划法。1976年联合国《内落毕建议》中更是明确指出“历史街区的社会方面、历史和实用方面的普遍价值”。此后,历史街区便逐步被纳入了城市规划设计体系之中,成为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1.2旧模式评估与新理论引入如何才能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进行城市的更新改造呢?恢复重建必然是保

4、护老区的最佳方式,但实际操作层面却面临着来自产权,城市功能布局及维护层面的一系列挑战。因此,更多地区的老城复兴更多依赖于盛业经济利益的驱动,通过置换的手段,将原有住宅和小商业用地置换成大型商业与共建。表面上看,这一举措并不会之金额损害历史街区,但造成了老城区社会结构的混乱,地价飞涨,加剧城市郊区化与老城“空心化”;同时,随之而来的停车与路网架构也逐渐在侵蚀历史街区的结构与空间尺度,“钟摆”交通更是把老城区带入深层次的恶性循环。在参阅的众多资料后,发现来自于罗和凯特的《拼贴城市》的“拼贴理论”。该理

5、论认为,“城市是规模现实化与许多未完成的目的组成。”老城市的发展是采取一种小规模与渐进的方式,城市街区不同时期的文化积淀与多元文化互相抵触而形成“拼贴性”,所以其更新发展亦要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在高效利用既有文化价值的同时,有机的插入新时代的特征。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正是实现这一构想的重要理念: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稳定邻里关系,实现街区的良性循环;保证规划设计的弹性和渐进的操作方式:形成政府部门同街区具名双向参与的管理模式。而下文,就将以广州西关为案例简要介绍这一理论的成功践行。2.案例分析:广州西关

6、历史保护区改造设计2.1原状:失落的老城区广州西关平面概况图西关位于广州市旧城荔湾区的核心地带。历史上凭借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成为农业生产和商业的集散地。至清末民国期间由于其对外通商的外贸经济优势和广州近代工业的发展,更成为广州最为繁华的地段,也是富商、官员、名人与华侨等上流阶层的聚居地、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中西文化碰撞交流而形成浓郁的广府地域文化,以及以骑楼街、西关大屋、竹筒屋为代表的传统民居风貌。但近二十几年来由于旧城的不断开发建设和公众保护意识的淡薄,西关地区除少数保存完整的单位外,多数房

7、屋破损严重,风貌不完整;同时还面临居住条件落后和市政设施功能严重滞后的问题。2.2一级措施:来自政府的思路经过翻修一新的下九商业步行街广州政府对于西关地区的改造始于“商贸开放,旅游带动”这一策略。以1998年上下九路、第十甫路商业街改造为起点标志,依据建筑现状调查和价值评估初步划定了的分级保护范围,即核心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风貌协调区;并根据不同地段的文化内涵和风貌特色制定相应的保护主题,如荔枝湾风情区、传统民居保护区、十三行传统贸易区等。然而,随着改造从沿街骑楼转入“内街”、“里巷”,这种以商业

8、效益为主导吸引商家投资为主导的更新模式产生新一轮的用地和产权矛盾,特别是对于老街的保护仅仅限于商铺的门面整修,而在街区实质的功能复兴上却未能有所改观。2.3二级措施:来自城市规划专家的思路新一轮改造方案吸收了来自众多业界专家的指导和建议,并深入践行了拼贴城市的理论体系。于是,整个西关改造又形成一套新的方案体系。2.3.1功能“拼贴”——功能复合化詹天佑故居暨铁路文化博物馆在完成沿街骑楼的整治后,从功能分区的角度,更应重点利用文物单位集中区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这就需要从城市设计的角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