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什么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ID:39614396

大小:4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07

什么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_第1页
什么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_第2页
什么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_第3页
什么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_第4页
什么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什么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什么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学习中,有的同学问“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并没有改变词的词性,为什么也称为活用了。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什么是“使动用法”?什么又是“意动用法”呢?现在网络上或者高中语文复习的参考书上有很多对“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解释。然而,同学们看了之后,总是不能理解掌握。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这些解释往往都是从“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语法作用上来说的,没能抓住最根本的东西。其实,“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对词语活用的术语性称谓。在学习时,只要搞清楚什么是“使动”,什么是“意动”,也就

2、搞清楚了什么是“使动用法”,什么是“意动用法”了。先说使动。使动,就是使之动,也就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活用为使动用法的词在常态下往往不具有使动性质,而在活用的句子中却改变常态具有了使动性。文言中,动词、形容词和名词都可以有这样的改变。而现代汉语中,这种现象却是没有的。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一种表示动词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的活用。在一般句子(非使动句子)中,宾语往往是主语支配的对象。如:“他做作业。”“做”这个动作是由主语“他”发出的,而且,谓语“做”的对象是“作业”,也就是说宾语“作业”是主语“他”支配的对象。而在有“使动”关系的句子中

3、,谓语表示的动作行为往往不是由主语发出的;宾语也不是主语支配的对象。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如果按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臣活之”应该译为“我活了他”。这显然是不行的。为什么呢?因为“活”这个词是一个不及物的动词。现代汉语中,不及物的动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而在文言中,不及物的动词却常常可以带宾语,因而,我们就说这个不及物的动词给活用了。那它活用做什么词了?当然,肯定不是活用作及物动词了。经过人们研究这类词发现,这些不及物的动词翻译过来时都有“使(宾语)动”的性质,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活用为“使动用”或“使动式”,后来规范了,就称之为“

4、使动用法”。下面是一些动词使动用法活用的典型例句。1、既来之,则安之。(《论语》之《季氏将伐颛臾》)2、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3、外连横而斗诸侯。(《过秦论》)4、序八州而朝同列。(同上)例句中“来”“归”“斗”“朝”的常态义分别是“到来”“回去”“争斗”“朝拜”义,均是不及物的动词,都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性质的改变,翻译时要译为“使……到来”“使……回去”“使……争斗”“使……朝拜”的形式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它们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活用。需要说明的是,在动词的使动用法活用中,并不是所有使动用法活用的词都是不及物的动词,

5、有时及物动词也可以有使动用法的活用。只不过,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比较少罢了。请看下面两个例子。1、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2、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上面例中的“负”“从”都是及物动词,但也活用了。我们知道,文言中,并不只是动词有使动用法,形容词和名词同样可以有使动用法的活用。那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与动词的使动用法一样不一样呢?应该说,总体上看,它们是一样的。因为它们活用以后都有“使(宾语)怎么样”“让(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但又有些差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中,一般地,形容词本身也不可以带宾语,只不过活用后,这个词使宾语所代表的人

6、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我们就说它活用了。请看下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触龙说赵太后》)此例中的“尊”,意思是“尊贵”。它本身不可以带宾语的,但在这里它却带了宾语“长安君之位”,而且有了“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可以看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表示使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的活用。至于名词的使动用法,不过是名词先活用作动词,然后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掌握了这一点,就不难判断了。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这里的“王”,先活用为动词“称王”“做王”,然后再活用为使动用法,译为“使……为王”“使……称王”。所以,名词的使动用法,

7、就是表示主语使宾语成为某种人或事物的活用。提醒大家的是,文言中名词的使动用法很少见。下面再说一说,意动和意动用法。所谓意动,就是“(主语)主观上让(宾语)动”。当然,客观上这类词的主语往往不具有这种作用,可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它却有了“认为(宾语)怎么样”“以(宾语)为什么”“把(宾语)当做什么”的意思,因而,我们就说这个词活用为“意动用法”了。与使动用法不一样,文言中主要的是形容词和名词的意动用法。所谓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语的性质或状态。而实际上,主语的宾语不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渔人甚异之。”(《

8、桃花源记》)这里的“异”(奇怪)的宾语“之”(桃花源)本身不具有“奇怪”的性质,只不过是主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