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商务网上支付探讨

我国电子商务网上支付探讨

ID:39617481

大小:3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7

我国电子商务网上支付探讨_第1页
我国电子商务网上支付探讨_第2页
我国电子商务网上支付探讨_第3页
我国电子商务网上支付探讨_第4页
我国电子商务网上支付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电子商务网上支付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电子商务网上支付探讨  一、我国网上支付的现状 国内外网上支付的工具主要有电子现金、信用卡、电子支票、智能卡,移动支付等。电子现金是纸质现金的电子化,能实现网上小额支付,是网上支付的重要工具。很多国际知名公司提供了电子现金的应用解决方案,但还没有就电子现金的应用形成统一的技术与应用标准。而我国电子现金在应用上基本空白,没有成熟的电子现金系统应用于电子商务。电子支票是企业网上支付的首选工具,但同电子现金一样,虽然有较好的理论基础,但是我国依然没有成熟的电子支票系统来支撑企业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电子钱包通过对传

2、统钱包的电子化模拟,通常与银行卡、电子现金等一起使用,依托其他支付工具的发展。由于银行卡的传统专线支付结算得到了很好的普及,我国银行卡数量增长迅速。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18亿张。其中,借记卡发卡量为16.58亿张,信用卡发卡量为1.42亿张。这为银行卡在电子商务资金结算中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国银行卡网上支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网上银行转账支付,另一种是通过第三方平台完成支付。(一)网上银行卡转账支付。客户通过internet向商家订货后,在确认通过网上支付

3、后,商家将支付页面转入客户选取的网上银行,客户通过网上银行直接将转资金移到商家的银行账户中完成支付。(二)通过第三方平台完成支付。6第三方支付企业充当各个银行的代理人,提供多种银行卡的网关接口。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的经营模式大体有两类:一是充当银行网关的支付平台。其支付流程是付款人提出付款授权后,平台将付款人账户中的相应金额转移到收款人账户中,并要求其发货。这类支付平台有快钱、首信等;二是除担任银行支付中介外,还担任交易双方的信用担保。如支付宝,其支付流程是买方支付时,先将支付金额暂存在支付平台账户,支付平台收

4、到货款后通知卖方可以发货,买方确认收到卖方发来的货,或在某段时间没有提出拒绝付款的请求,支付平台才将款项转到收款人账户。信用担保型第三方支付平台,不仅保证了资金的安全转让,还可担任货物的信用中介,能有效约束交易双方的行为,增加网上购物的可信度,因此这几年发展速度极快。除此之外,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市场,移动支付作为一种崭新的支付方式,具有方便、快捷、安全、低廉等优点,从中国移动通信与一些银行开展的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来看将会有非常大的商业前景,而且将会引领移动电子商务和无线金融的发展。二、我国网上支付存在

5、的问题(一)安全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虽然有很多解决方案,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1、网络安全性方面知识普及不足。目前我国对于网民在网站安全性方面的知识普及力度远远不够。CNNIC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网民中绝大部分对电子签名的概念不够清晰,其中19.1%的网民认为电子签名是将手写签名或印章扫描成数字格式,23.5%的网民认为是账户密码。四成以上网民从来没有关注过网站数字证书的问题。这充分说明了在网民中普及网络安全知识的重要性。2、数字证书应用的服务欠缺。各家银行在提供银行卡

6、网上支付服务时,为保证客户账户安全性多数要启用数字证书。付款人必须经过向银行申请、安装数字证书、下载指定软件等。安装数字证书往往对客户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软件设置的问题。有些客户很难通过网上的说明安装数字证书,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技术人员上门处理,限于人员问题,各家银行很难对该项服务进行很好的支持,从而限制了该项业务的发展。除此以外,我国的数字证书主要在交易中的支付环节使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其他环节对信息完整性、保密性、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很少通过证书来保护。(二)网上支付工具发展滞后6小额交易中

7、使用电子现金支付要比使用银行卡支付更方便快捷、成本更低。同样,由于纸质支票的处理成本较高、支付速度慢等原因,电子支票的使用很好的解决企业网上支付问题。目前我国网上支付工具的发展和使用极不平衡。电子现金方面的开发和应用与国外比还有很大差距,电子支票基本上是空白,网上支付主要集中在银行卡,其对电子商务的支撑也体现在BTOC和CTOC支付技术相对成熟,而对BTOB的支付始终没有成熟和完善的解决方案。(三)认证机构缺乏统一建设为了保证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数字证书是目前通用的身份认证的技术手段。目前我国的认证机构可以划分

8、为银行、行业和地方三个体系。各方都认为自己的认证机构可能会成为未来中国电子商务的“根CA”。众多的认证机构纵横交叉,给用户带来不便。即使是银行系统,各银行的证书也很难交叉认证。在建立CFCA时,央行就表达了统一电子证书的意愿,但直到现在,真正使用CFCA证书的商业银行屈指可数。不少有实力的银行纷纷自建CA系统,由于这些电子证书不能相互通用,对于消费者和商家不得不拥有多家银行的数字证书才能使用该银行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