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19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ID:39620117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7

2019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1页
2019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2页
2019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3页
2019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4页
2019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100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学情分析:本文虽是一篇科技说明文,却生动形象、文辞斐然。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令文章增色;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使课文深入浅出,具体可感。教学本课应指导学生体会它们的妙处,并学着运用于今后的习作。教学建议:本文中心突出,语言通俗易懂,完全可以多给学生一些阅

2、读和想象的空间,教师就势从旁指导即可。教师还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以此为纲,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分类,再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过程与方法】借助工具书理解课题,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就文中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20世纪科

3、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利用幻灯片展示反映不同时代人民生活水平的图片)生活的巨大变化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今天我们来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感受20世纪100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提出不懂的问题。3.全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三、细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1.读第1、2自然段。(1)联系上下文理解“呼风唤雨”。①这个词让你想到谁?(有法术的神仙)②文中谁“呼风唤雨”?靠的是法术吗?③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呼风唤雨”的理解。(人类利用科学手段能够有条件地支配自然,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2)“发明”与“发现”有什么区别?(“发明”是指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方法。“发现”则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2.重点指导第3、4自然段。(1)指出你读后不理解的地方。①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

5、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a.“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让你想到了谁?他们的哪些本事能反映出这三个词语的意思?b.“愿望”是什么意思?(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c.这些愿望在20世纪还算是人类的愿望吗?用生活实例来回答。(卫星可看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飞机可以在云中穿梭,宇宙飞船可以到宇宙中遨游……)②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a.这句诗出自哪儿?是什么意思?b.用在这里想说明什么?(说明了现代科技发展的成就之大,范围之广)3.交流资料

6、,丰富知识,加深认识。(1)从文中找出具体体现科技发展成就巨大的内容。(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2)你还能举出哪些能反映科技成就的例子?4.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你明白了什么。(科学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时,我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像这样的科普性文章,单单介绍一些常识是不够的。为了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

7、中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品读、想象与表达,也为了让语文课堂教学真实与扎实,我不但抓住文中重点句,还设计了一些说话训练。在一节课即将结束之前,我引发学生生成新的兴奋点——“你有什么样的奇思妙想”,学生的思维再一次得到激活,他们在自由交流中激发起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本课时学生的收获颇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