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学》第2章康复的基础理论神经学基础

康复护理学》第2章康复的基础理论神经学基础

ID:39621732

大小:309.82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7-07

康复护理学》第2章康复的基础理论神经学基础_第1页
康复护理学》第2章康复的基础理论神经学基础_第2页
康复护理学》第2章康复的基础理论神经学基础_第3页
康复护理学》第2章康复的基础理论神经学基础_第4页
康复护理学》第2章康复的基础理论神经学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康复护理学》第2章康复的基础理论神经学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康复的基础理论第一节运动学基础第二节神经学基础第二节神经学基础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大脑的功能定位和大脑的可塑性是大脑功能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人类神经系统具有发挥传达体内各部位之间信息联系的功能,尤其在大脑皮层有严格的功能定位,遵循一定的神经生理学规律。人的大脑存在着功能重组,人类神经系统在结构上和功能上有自身修改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称为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一、神经发育神经发育过程非常复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细胞内部及细胞之间的联系以及细胞周围微环境的变化,胚胎的神经干细胞发生诱导、分化、凋亡和迁移,最终形成脑

2、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脊髓。神经细胞的诱导诱导和早期脑与脊髓的次发诱导。诱导可产生于细胞间的直接接触,也可由一些可弥散的生物活性物质介导。直接接触诱导,其作用可通过细胞间细胞信息的传递实现。而弥散性诱导,则由组织产生的一些大分子物质释放到细胞外基质,形成一定的浓度梯度,影响组织的定向分化和形态发生。神经细胞的分化由一个前体细胞转变成终末细胞的多步骤过程称为神经细胞的分化神经细胞的分化过程是重叠的,分化过程中环境因素可在发育的不同阶段起作用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对神经系统的分化发育起重

3、要作用神经细胞的迁移神经细胞的迁移(migration)是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一个独特的现象,其原因有两种可能。1.神经细胞的发生区与最终的定居区不同。2.神经元的纤维联系均有其特定的靶细胞,为达到靶部位,神经细胞在神经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迁移。神经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类型,还是多基因严格控制的过程,具有复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机体对细胞凋亡的控制包括促进和抑制两个方面,只有这两个过程相互平衡,神经系统的发育才能正常。二、神经细胞损伤后的再生人体维系生命的细胞间信息传递完成,都是

4、在“两个信使”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下进行。在正常情况下,神经元胞体内不定期DNA的合成和线粒体内DNA的合成,都具有快速修复细胞内非特异性DNA损伤的特性。神经损伤后相关蛋白具有修复自由基对DNA非特异性损伤的功能。神经损伤后再生修复是十分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从分子、细胞到整体的各个层次的变化。神经再生的细胞信息传递由信息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小分子信息物质为“第一信使”,通过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完成,经细胞外液影响和作用于其它信息接收细胞。经细胞内液传递、影响和作用的信息物质即为“第二信使”,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

5、。影响神经再生的因素1.与神经再生有关的细胞因子2.与血管再生有关的细胞因子3.影响神经系统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4.胶质细胞和施万细胞以及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再生完整有效的再生过程包括轴突的出芽、生长和延伸,与靶细胞重建轴突联系实现神经再支配而使功能修复。神经纤维的再生还有赖于胶质细胞的参与,中枢和外周神经的胶质细胞和他们提供的微环境的不同,决定了再生的难易。中枢神经系统修复两个重要的 研究方向1.试图控制CNS神经元存活和轴突生长的信号途径,改变中枢神经内在的生长能力;2.采用干预手段,创造CNS中受损

6、神经元生存的合适环境,进一步激活自身的NSC和内源性修复机制。若能促进自体NSC在体内增殖、存活、迁移、分化以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将使脑缺血等多种脑损伤的自我修复成为可能,并将为NSC的研究提供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三、中枢神经的可塑性和功能代偿为了主动适应和反映外界环境各种变化,神经系统能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维持一定时间,这种变化就是中枢神经的可塑性(plasticity),或可修饰性(modifiability),这包括后天的差异、损伤及环境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决定了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发生行为改

7、变的反应能力和功能的代偿。大脑中枢的可塑性神经系统可塑性突出地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胚胎发育阶段神经网络形成的诸多变化;后天发育过程中功能依赖性神经回路的突触形成;神经损伤与再生(包括脑移植)以及脑老化过程中神经元和突触的各种代偿性改变等。脊髓的可塑性脊髓可塑性变化的一般表现形式:主要为附近未受伤神经元轴突的侧支先出芽;以增加其在去传入靶区的投射密度,随后与靶细胞建立突性联系;在这一过程中,突触性终末除了发生数量变化外,还出现终末增大、突触后致密区扩大的结构变化和一般生理生化改变。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

8、lls,NSCs)的研究与展望20世纪90年代前后,科学家们分离并培育出能够发育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干细胞。它们可以增殖、移行至损伤部位并分化进行修复。这一类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能自我更新并能提供大量脑组织细胞的细胞群就是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干细胞移植具有的潜在生物学价值成为神经医学领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