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导论

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导论

ID:39627966

大小:1.07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07

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导论_第1页
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导论_第2页
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导论_第3页
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导论_第4页
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导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导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政治启蒙的纲领赵敦华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王道推恩原则:“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大丈夫人格:“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格君心之非”“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荀子:“从道不从君”汉代以降的“阳儒阴法”汉宣帝刘洵:“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从王霸二道到道出于王:皇帝体道行德从内圣外王到圣王一体:皇上圣明,臣罪当诛君尊臣卑:人身依附死谏和阿谀明代悖论:残暴和愚忠,昏君和忠臣时代精神明末资本主义的萌芽韦伯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在

2、中国发生?改朝换代,天崩地裂顾炎武:“异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以致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人之将食,谓之亡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亡天下”的反思:文化的批判性总结和政治批判、制度改造明末三大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中国的理想国夷之初旦,明而末融“大壮”和“明主”的期待文化继承和政治改革:托古改制原君的君主集权批判:君主立宪思想原臣的权力制约思想原法的法治思想学校的议会制思想批判君主极权为何要有君王?“有生之初,人各自私”立君为公君为客,天下为主三代以降,君王反客为主,有乱无治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以奉我一人之淫乐崇贞的教训:“

3、若何为生帝王家!”唐甄:“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室语》〈君臣名异而实同“缘以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冶,而分冶之以群工”臣“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小儒崇拜君主“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视天下人民为人君橐中之私物”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即使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的“诚臣”,也有违臣道至于“骄君自恣”者,更是“宦官宫妾之心”君臣不是父子关系,“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有治法而后有治人三代以上有法,三代以下无法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是“无法之法”法愈疏而乱愈不作,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复

4、井田、封建、学校、卒乘”的“三代之法”中央分权:宰相、公卿、谏官与天子同议地方实行郡县和方镇(自治区)两种体制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一、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二、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其重与宰相等,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三、学官讲学,郡县官就弟子列;郡县官政事缺失,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四、学官不隶属于提学,由学校推荐黄宗羲“原理”天下祸于君主极权最高权力需要制约法制不等于法治政治需要公议王夫之:天子之统也,是谓治统;圣人之教也,是谓道统清代:王权的顶峰文字狱彻底奴才化道统与治统合一君师合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