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

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

ID:39628091

大小:736.50 KB

页数:89页

时间:2019-07-07

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_第1页
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_第2页
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_第3页
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_第4页
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甄立志结构工程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一、概述1.可靠性概念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使用年限),在规定的条件下(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结构的可靠性包括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安全性: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适用性: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耐久性: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可靠性鉴定与评估也包括建筑物的安全性、使用性和耐久性三个方面。三者密切相关但也有很大区别,对加固处理的影响也不一样。如果建筑物安全性不足,则属危房,应尽快拆除,不必做加固处理;如果使用性不好,应做加固处理;如果耐久性能不够,则不宜做加层

2、改造。2、鉴定程序及其工作内容鉴定程序工作内容初步调查工作内容详细调查工作内容鉴定程序委托初步调查确定鉴定目的、范围和内容成立鉴定组(委员会)详细调查补充调查安全性、使用性鉴定评级可靠性评级鉴定报告适修性评估初步调查基本工作内容1、图纸资料: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竣工图及设计变更记录、竣工质检及验收文件(包括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定点观测记录、事故处理报告、维修记录、历次加固改造图纸等2建筑物历史情况:如原始施工、历次修缮、改造、用途变更、使用条件改变以及受灾等情况。3考察现场:按资料核对实物,调查建筑物实际使用条件和内外环境、查看已出现的问题、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等。4制定鉴定方案

3、:根据委托方提出的鉴定原因及要求,并结合已调查的原始资料及现场初步考察情况,制定详细调查计划及检测方案并提出需由委托方完成的准备工作。详细调查内容详细调查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下列工作内容:1、结构基本情况勘查:结构布置及结构形式;圈梁、支撑(或其他抗侧力系统)布置;结构及其支承构造;构件及其连接构造;结构及其细部尺寸,其他有关的几何参数。2、结构使用条件调查核实:结构上的作用;建筑物内外环境;使用史(含荷载史);3、地基基础(包括桩基础)检查:场地类别与地基土(包括土层分布及下卧层情况);地基稳定性(斜坡);地基变形,或其在上部结构中的反应;地基承载力的试验;基础和桩的工作状态;

4、其它因素(如地下水抽降、地基浸水等)的影响或作用。4、材料性能检测分析:结构构件材料;连接材料;其它材料。5、承重结构检查:构件及其连接工作情况;结构支承工作情况;建筑物的裂缝分布;结构整体性;建筑物侧向位移(包括基础转动)和局部变形。6、围护系统使用功能检查。3.鉴定与评估的一般方法与发展现状现有的既有结构的检测鉴定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类,即传统经验法、实用鉴定法和近似概率法.传统经验法是以原设计规范为依据,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观察和必要的结构验算,然后凭其个人或少数鉴定人员所拥有的知识和直觉,作出评价和处理,没有统一的鉴定规范可循,不仅结论往往因人而异,并且在处理上,也往

5、往为了规避个人风险,而显得过于保守。尽管如此,由于该方法具有程序少、费用低等优点,在较单纯问题的鉴定中仍得到广泛采用.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实用鉴定法在传统经验法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该方法就是利用现代检测手段和计算工具,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获得结构的各种技术参数,由此评定结构的可靠性。其特点是重视个人和集体的双重作用,强调严格的鉴定程序。缺点是工作量大,费用多。在实际工程中,往往与传统经研法相结合,以弥补经验法的不足,提高鉴定的可靠性。如日本提出了2~3次调查进行综合评价的综合鉴定法;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安全性评估程序";1971年,Wiggin等人在现场检测基础上

6、,按专门制定的评分准则对既有结构进行分级的方法;1975年Culver提出的现场评估法等,都属于实用鉴定法。随着研究的深入与实际工程的需要,国内外相继在既有建筑物检测鉴定方面进行了立法。如美国在1980年出版了《房屋检查手册》,各州市还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日本建设省出版了《建筑物损伤与对策》、《建筑物维修改造与管理》、《建筑物鉴定方法和检验手册》等著作,已颁布的标准和规范有《混凝土结构物耐久性鉴定规程》、《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诊断规程》等;瑞典1973年颁布了《住宅更新法》。我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布的《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将房屋完损状况划分为五级,以结构、装修和设备三个

7、部分综合评定。实用鉴定法得出的结论,虽然比传统经验法更接近实际,但影响建筑物的诸多因素,如作用力S、结构抗力R等都是随机变量,甚至是随机过程,因此,建筑物的可靠度应通过计算失效概率去分析。概率法的基本概念是建筑物的抗力R和作用力S都是随机变量,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当R>S时,表示可靠;当R=S时,表示合格,达到极限状态;当R<S时,表示失效;失效的可能性用概率表示,称为失效概率。只要计算出失效概率,即可得到建筑物的可靠度。但是,失效概率的计算是建立在大量可信的结构损耗情况的原始数据基础上的,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