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暖通空调1

建筑设备-暖通空调1

ID:39628684

大小:904.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7-07

建筑设备-暖通空调1_第1页
建筑设备-暖通空调1_第2页
建筑设备-暖通空调1_第3页
建筑设备-暖通空调1_第4页
建筑设备-暖通空调1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设备-暖通空调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筑环境与设备研究所李先庭建筑设备暖通空调部分第七章通风与防火排烟通风方式通风的目的把建筑物内污浊的空气直接或净化后排至室外,再把新鲜的空气补充进来,从而保证室内的空气环境符合卫生标准。通风分为正常通风和事故通风正常通风主要解决换气问题事故通风主要解决污染物的排除或高温空气的排除通风方式按推动空气流动的方式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风压、热压、风压+热压。不消耗电能,经济,管理简单;但可靠性差。普通民用建筑的居住、办公用房等,宜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依靠风机提供动力,分为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两种。可靠性高。当自

2、然通风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联合通风:自然通风+机械通风自然通风的原理自然通风的影响因素(建筑门窗)柳孝图《建筑物理》89页图5-9开口位置对室内空气流动的影响开口高低对室内空气流动的影响柳孝图《建筑物理》90页图5-10水平遮阳对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柳孝图《建筑物理》90页图5-12不同窗户形式对室内气流的影响柳孝图《建筑物理》90页图5-14室内气流的调节四大学《建筑物理》104页图5-44绿化的导风作用四大学《建筑物理》105页图5-48机械通风示例机械通风示例室外新风进风装置排风装置与排风竖井设在屋顶上的

3、室外进、排风装置高层建筑防火排烟防火排烟的重要性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并释放出大量的热,并消耗大量的氧气火灾死亡人数的50%以上是由烟气熏死的,烟气中含有CO、CO2、HCl等烟气有遮光作用,能见度下降为保障建筑内人员的安全疏散并有利于消防扑救工作,要设置防烟、排烟装置防排烟设置范围凡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高层民用建筑及其相连的且高度不超过24米的裙房设有防烟楼梯及消防电梯,均应进行防烟、排烟设计。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封闭避难层设置防烟设施走廊、房间及室内中庭等设置排烟设施自然排烟利用开启的

4、外窗或利用室外阳台或凹廊进行排烟的方式,经济、简单、易操作,不需要使用动力及专用设备对建筑设计的制约:排烟房间必须面对室外,进深不能太大。火热蔓延到上层的危险性排烟效果不稳定:室外风力、局地微气候自然排烟示例自然排烟示例机械排烟机械排烟的范围长度超过20米,且无直接天然采光或设固定窗的内走道;虽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米的内走道;面积超过100m2及高度在12米以下,并且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室内中庭;地下室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m2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机械排烟通常采

5、用集中排烟,即将建筑物划分成若干区,每个区设置排烟风机,通过排烟风道排烟防烟分区主要采用挡烟垂壁、挡烟梁或者挡烟隔墙等措施实现需要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房间,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50cm的梁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宜超过500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机械排烟系统走道与房间的排烟系统宜分开设置,走道的排烟系统宜竖向布置,房间的宜按防烟分区布置;排烟气流应合理组织,并尽量考虑与疏散人流方向相反;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和空调系统宜分开独立设置。当二者合用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独立设置的

6、机械排烟系统可兼作平时通风排气使用;排烟系统竖直方向可分成数个系统,但不能采用将上层烟气引向下层风道的布置方式;每个排烟系统设有排烟口的数量不宜超过30个;地下室应设有进风系统,进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加压送风防排烟,是为火灾时提供不受烟气干扰的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加压部位必须使关闭的门对着火楼层保持一定的压力差,同时应保证在打开加压部位的门时,在门洞断面处有足够大的气流速度,有效阻止烟气入侵。机械加压送风防烟部位机械加压送风示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