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包装的历史与发展

绪论-包装的历史与发展

ID:39629609

大小:3.52 MB

页数:73页

时间:2019-07-07

绪论-包装的历史与发展_第1页
绪论-包装的历史与发展_第2页
绪论-包装的历史与发展_第3页
绪论-包装的历史与发展_第4页
绪论-包装的历史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绪论-包装的历史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包装概论 第一章绪论第二节包装的历史与发展第三节包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四节我国包装工业的发展现状第二节包装的历史与发展包装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艺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包装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原始包装的萌芽、古代包装、近代包装和现代包装四个部分。要点一、包装的起源——原始包装的产生原始包装——对自然资源的认知和利用在石器时代,原始人的生产能力十分低下,为了生存和繁衍,它们通常是群居巢穴、靠双手和简陋的工具采集野生植物、捕鱼、打猎维持生活。工具以木、石器为主、也使用骨、角制成的器具。这些器

2、具成为食物和饮水的器具,用来转移、分发和食用。学会用柔然的茎条进行捆扎,还学会用现成的叶子、果壳、竹筒、动物的内脏、贝壳等来盛装转移食物和饮水。他们是萌芽时期的包装。一、包装的起源——原始包装的产生原始包装的特点:完全采用天然材料,就地取材、加工简单、成本低廉、适合于短程小量物资转运。由于部分原始包装自然材料不可替代的特点,一直流传到现代生活。要点陶罐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左右,食器1962年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出土 口径20厘米、高18厘米这件陶罐是迄今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型陶器之一。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开始

3、的重要标志之一,据此可以认定中国的新石器时代起源于1万年以前,大致与西亚的新石器时代的起源年代相当。这种陶罐出土于仙人洞的下层,当时人们还居住在洞穴之内,使用的生产工具是磨制的各种骨角器和打制、磨制的石器,反映出当时的生产经济以渔猎和采集为主。仙人洞下层出土的一些陶片,全为夹粗砂红陶,火候低,陶色不纯,厚薄不均,内壁凹凸不平,系用手捏制成器,制陶技术相当原始。一、包装的起源——原始包装的产生有名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米德夫人曾经说过:“尽管地球上最原始的部落,他们也同样采取自己的包装形式去保护产品,提高产品的身价,使包装更

4、吸引人。”米德夫人还向解释土著人是怎样用芭蕉叶去包装产品,以避开邻居眼巴巴的视线。同时,她还告诉人们,土著人在送礼时为了使礼品更有吸引力,是人感到更加激动,是如何包装礼品的。可见从原始社会开始,包装的职能就远远超出了单纯供人们携带方便的范围。玉兽面纹琮原始社会良渚文化高:5.1cm边宽:3.2cm上孔径:1.3cm下孔径:1.2cm南京博物院藏琮:一种祭礼用礼器,多为外方内圆,象征天圆地方。二、古代包装阶段这一阶段是人类跨越古代三种社会制度——原始社会后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包装发展历史阶段。在此历史阶段,能源为制陶

5、、纺织、冶炼金属、制造新工具等生产工艺提供了必要条件。产品剩余越来越多,交易活动发展起来,由远及近,逐步扩大,各种产品不仅需要就近盛装,就近转移,还需要进行包装捆扎送往远方的集市。这样,仅靠那些从石器时代使用的器具,已不能满足需求。尤其那些容易受损变质的产品,需要保护功能良好的包装容器保证远距离运输和交易的顺利进行。要点人面鱼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葬具1955年陕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 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这件彩陶盆是儿童瓮棺的棺盖。仰韶文化流行一种瓮棺葬的习俗,把夭折的儿童置于陶瓮中,以瓮为棺,以盆为

6、盖,埋在房屋附近。这件陶盆上画有人面,人面两侧各有一条小鱼附于人的耳部。有的学者根据《山海经》中某些地方曾有巫师“珥两蛇”的说法以为人面鱼纹表现的是巫师珥两鱼,寓意为巫师请鱼附体,进入冥界为夭折的儿童招魂。新石器时代,盛水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高15.6厘米,长24.8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彩陶船形壶莲鹤方壶春秋河南新郑出土盖顶双层镂雕龙纹的莲瓣,中央立有清新俊逸、展翅欲飞的仙鹤。此清新的鹤的形象的出现,是春秋初年由殷周半神话时代向人文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风貌的反映。作工精湛,装饰富有时代精神,突破了

7、传统青铜器狞厉威严,具里程碑意义。二、古代包装阶段人们对自然材料的深加工产生了人工材料,特别是陶瓷材料的出现,揭开了人造材料的新纪元。漆器、金属材料、纸张、玻璃的出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明。任何一个新材料的出现,都会引起各个领域的变化,从而也推给了包装的进步。要点二、古代包装阶段人们开始以手工制作包装:用简单工具截竹为筒;模仿瓜果葫芦等自然物的整形或半形,用植物枝条变成篮、筐、篓、席;用麻、丝、畜毛的纤维捻制成绳,或经纺织缝连制成袋、兜等等。随后出现了多种人工包装:陶器、玻璃器、青铜器、铁器。二、古代包装阶段古代包装在

8、包装技术上,已采用了透明、遮光、透气、密封、防潮、防腐、防虫、防震和便于封启、携带、搬运、陈列、应用等方法。在包装方式上出现了单件包装、多件包装、系列包装、配套包装等形式。在造型艺术和装潢艺术上,已掌握了对称、对等、比例、均衡、整齐、参差、变化等形式美的规律,并采用了镂空、镶嵌、堆雕、染色、涂漆等装饰工艺,制成极具民族风格的包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