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斯特公司审计案例

弗雷德斯特公司审计案例

ID:39631662

大小:443.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7-07

弗雷德斯特公司审计案例_第1页
弗雷德斯特公司审计案例_第2页
弗雷德斯特公司审计案例_第3页
弗雷德斯特公司审计案例_第4页
弗雷德斯特公司审计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弗雷德斯特公司审计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弗雷德斯特公司审计案例邓东在卡道佐法官对厄马斯特公司一案做裁决后,注册会计师对使用财务报表的第三者的法律责任范围被逐渐扩大了。第一次扩大就是该案之后的1933年颁布的《证券法》。1993年《证券法》与1934年《证券交易法》对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存在不同。在1933年的《证券法》下,原告不需要去证实审计人员是否有诈骗行为,或重大过失、甚至有无过失。相反,原告只要能证明,与销售新的证券相联系的财务报表中有重大错误或遗漏,那么事务所作为被告就必须证明,他的雇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是相当勤勉的。为了确认这种勤勉的辩护,事务所必需证明在进行了“合理的调查”之后,出具的包括在证券登记书中已

2、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实质上正确。但如过原告能明确指出这份有争议的财务报表中含有重大错误的话,被告的辩护一般会被法官驳回。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第9(e)、16(b)和18(a)条款规定了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其中第18(a)条规定了注册会计师的不实陈述民事责任。该条款规定:任何人在根据证券交易法向SEC呈报登记文件时如果作出严重的不实陈述或遗漏事实,都必须负责。如果一位投资者阅读了登记文件后相信文件中的陈述,并因此而蒙受损失,就有按第18(a)条的规定提起诉讼的权利。该法同时又规定:一旦原告能够证明确实知道并依赖了被告向SEC呈报登记材料的内容,被告就必须负责赔偿,除非被告确

3、能证明其行为是善意的,并且不知道所作的陈述是虚假或令人误解的。《证券交易法》的18(a)条款由立法而产生,司法机构只能依据立法所明确规定的真实信赖关系判断民事责任,而不能适用推定信赖。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原告诉讼的难度。在司法审判中,法官通常将第18(a)条规定与《1933年证券法》的条款及证券交易法的第10(b)并用。《证券交易法》的10b-5条款又被称为“默示的赔偿规则”,依据该条款提起集团诉讼的多数是建立在“欺诈市场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的“推定信赖”原则。根据这一条进行起诉,原告需要证明:(1)被告存在重大的实际的不实陈述行为;(2)该证券在有效证券市场中交易;(3)

4、被告不实陈述使合理的投资者作出错误判断;(4)原告在不实陈述后真相披露前进行交易。而被告方除非能反驳原告的上述证明,或证明原告未信赖该不实陈述,或已知存在不实陈述还进行交易,才能推翻信赖的推定,而这在实践中这是很难做到的。由于该条款的责任范围扩张到发行人、董事和管理者之外的会计师,许多会计师事务所成为被起诉的对象。案件中的判法与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下,有关审计人员的法律揭示上的不同。注册会计师与原告的合同关系不是必要条件,合同外的第三人也可以提起诉讼第三人的责任并不要求证实审计人员有欺诈或重大过失行为成立,一般过失即构成过失的要件过失举证责任倒置给注册会计师,原告只需证

5、明有重大不实的事实即可当今标准审计报告与20年代的报告形式大不一样。两份报告的关键差别之处在哪里?审计报告为什么演变成今天这个形式?最关键的差别:审计报告中审计责任的表述审计报告中审计责任的表述从“无”到“有”、从“具体”到“规范”、从“规范”到“强化”。审计报告内容格式从复杂到简单,从多样化走向规范化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审计报告演变成今天这个形式的原因?思考题4为什么在20年代,普遍只对公司资产负债表进行审计,以此来进行对外部第三者的利润分配?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大多数公司都向外部第三者提供一整套财务报表,试评论公司采纳这种方法的各方面因素。资产负债表审计的产生审计目的发

6、生重大变化:一、股份有限公司的兴起资本所有权和管理权的进一步分离资本所有者脱离管理,不直接参加公司的管理出于切身利益的需要,非常关心公司的财务状况希望经常了解公司的有关财务信息,以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银行信用的扩张,为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条件,股份有限公司多从银行举债以解决资金周转的需要。股份有限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降低了股东的风险,相对提高了银行的风险。为使信用资本免受损失,银行也更加关心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状况,特别是偿债能力。为确保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需要由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审计人员进行审查和确认,从而产生了资产负债表审计。二、向财务报表审计的演变在20世纪

7、20年代末期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单凭资产负债表无法反映出企业真实的应变能力单纯依靠资产负债表的披露,股东和债权人已无法对企业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作出准确判断社会开始要求企业不仅要公开资产负债报表,还要公开损益表财务报表审计的出现,使审计工作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①审计目的有所变化,不仅在于查证财务报表是否真实、正确,更重要的还在于证实财务报表以及相应的会计记录是否依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允地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②审计目的的结存情况,还要进一步检查大量的与损益表有关成本、费用、收入等日常的业务活动③人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