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正版)

古代诗歌鉴赏之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正版)

ID:39632509

大小:703.5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7-07

古代诗歌鉴赏之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正版)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正版)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正版)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正版)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正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之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正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考纲解读】纵观历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几乎总要涉及对表达技巧的考查。考生如果对这些表达技巧不熟悉、不了解,就会出现答题障碍。表达技巧一般从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等方面命题。【专题讲解】表达技巧又称艺术技巧,是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统称。对其鉴赏,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表达效果是为内容服务的。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要围绕表情作用来答题。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

2、的特点,使他(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表达方式(一)种类: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重点是抒情和描写。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

3、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描写方法:点面结合、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工笔细描、粗笔勾勒

4、、乐景写哀、哀景写乐、诗画结合、渲染衬托、对比烘托等描写角度: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二、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一首诗在整体上采用的抒怀言志方式,即诗人是借助什么来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的。(一)分类:抒情类描写类修辞类其他类(二)分类解析1、抒情手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咏史言志、借人物言志、用典抒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诗人在

5、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2)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1)借景抒情(前景后情、后景前情、情景交融):“一切

6、景语皆情语”,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3)托物言志(咏物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托,寄托,借助;物,客观外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寓,寄托,隐含;意,心愿,愿望。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志

7、愿。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析】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4)借古讽今(喻今、伤今)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台城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8、5)用典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