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能材料与应用

含能材料与应用

ID:39637195

大小:443.5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7-07

含能材料与应用_第1页
含能材料与应用_第2页
含能材料与应用_第3页
含能材料与应用_第4页
含能材料与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含能材料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含能材料应用黄振亚一.课程的内涵与地位内涵:复合含能材料—火炸药。单质含能化合物是基础。地位:武器装备能源,无法从国外引进;涉及国家安全。形势:①核心是资源(海洋、太空)的竞争。我国南海、东海等周边的安全问题突出。②美国的霸权行为。③国与国之间关系微妙,国际地位、经济利益的竞争。④反恐与保障社会安全的需要。(危险品的检测、管理)机遇:国家投入大,研究经费充足,清华大学、中科院等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都积极涉足本领域的科研项目,目前人才短缺。二.课程的专业特点①安全性:易燃易爆行业,但不可怕,防护措施严格。②环保性:传统工业高能耗、高污染,急需变革。③制约性:新技术、新材

2、料、新工艺的应用受到安全性的限制;但在经济性方面比民用领域的制约要小得多。④经验性:作用过程具有“三高一短”的特点,有些参数难以正确检测,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对不少机理问题认识不清楚。如:高压燃烧反应相关问题(催化剂的作用、烟焰问题等),工程应用中不少处于经验和半经验阶段。⑤复杂性:充满各种矛盾,如敏感性(安全性)与作用可靠性的矛盾;能量与烧蚀、特征信号的矛盾;等等。三.课程内容简介与计划第一章绪论: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简介、地位和作用。第二章物理化学性能:能量、燃烧爆炸、贮存、力学、安全第三章能量释放与功能转换:能量释放形式与特点、作功原理、功能转换及其调节与控制。

3、第四章发射药军事应用:对发射药的要求、装药应用设计、新型装药技术、应用中的有害现象及其控制。第五章固体推进剂军事应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原理、对推进剂的要求、装药设计、羽流特征信号及控制技术。第六章含能材料应用中的安全知识:安全问题基本特征、引发事故的因素及其安全防护措施、安全规范。1含能材料基本概念亚稳态物质,大多由C、H、O、N等元素组成,特征:⑴具有含能基团,如≡C-NO2、=N-NO2、-O-NO2、-N3、-N=N-等,或含氧化剂、可燃物的混合物。⑵主要化学反应是燃烧和爆炸,具有高速、高压、高温反应特征和瞬间一次性效应特点,并释放大量的热和气体。⑶化学反应

4、不需要外界供氧,可在隔绝大气条件下进行。含能材料是一类含有爆炸性基团或含有氧化剂和可燃物、能独立地进行化学反应并输出能量的化合物或混合物。能独立进行化学反应并输出能量,是含能材料的重要特征。可应用的含能材料,能量释放必须是有规律和可控制的。一些化学键不稳定,-O-NO2类常温下存在热分解反应,随温度升高反应速度迅速加快;在外界刺激下容易响应。实际应用的大多属于含有氧化性基团和可燃性基团的混合含能材料(战斗部炸药、发射药、固体推进剂等)。两类基团存在于同一化合物的物质也称为爆炸性化合物,大部分爆炸性化合物既是氧化剂又是可燃物。国外有文章将O/C比大于1的化合物称为氧化

5、剂,O/C比小于1的化合物称为可燃物。Kw(T)随T升高增大。Kw(1100K)=1.013;Kw(3000K)=7.296。能量:反应放热量;气体生成量(与分子量有关)。2含能材料的分类及其组成与结构2.1含能材料的分类⑴用途:军用和民用两大类。军用:火炸药和火工品。包括:发射药、推进剂、炸药、烟火剂、起爆药等。民用:民用爆破工业炸药、烟火剂等。用于开矿、土建、油田、地质勘探、爆炸加工、烟花爆竹、影视拍摄等。⑵组成:单组份和混合组份;特征基团(硝基、硝胺等)。⑶结构体系:均质和非均质、单基和多基。⑷其它:按性能特点:高能低烧蚀、高能低特征信号、低易损性等;按制备工

6、艺:浇铸、压装等。含能化合物是混合含能材料的基础。传统的有含≡C-NO2、=N-NO2和-O-NO2的三类单质炸药:硝基炸药(如梯恩梯-三硝基甲苯)、硝胺炸药(如黑索金-环三亚甲基三硝胺、奥克托金-环四亚甲基四硝胺)、硝酸酯炸药(如硝化棉、硝化甘油-丙三醇三硝酸酯、太安-季戊四醇四硝酸酯等)。新型含能化合物: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TNAZ;三氨基胍叠氮化物TAGAZ;1,5-二叠氮-3-硝基氮杂戊烷DIANP;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3-叠氮甲基-3-甲基环氧丁烷AMMO;3,3-双叠氮甲基环氧丁烷BAMO等叠氮化合物;二硝酰胺盐ADN;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

7、L-20;等等。2.2含能材料的组成与结构⑴火药(发射药和推进剂)基本组份①粘合剂可增塑的热塑性大分子:由棉纤维、木纤维等酯化得到的硝化纤维素(棉纤维硝酸酯-硝化棉NC)。问题:热稳定性、敏感性,玻璃化温度较高,工艺性、环保性等。采用键合剂等功能材料,无法解决NC的本质问题。可固化交联反应形成弹性体的热固性高分子:聚氨酯、聚丁二烯(端羟基HTPB、端羧基CTPB)、聚醚等。聚醚聚氨酯与NC一样可以被硝酸酯增塑,也可形成三维网络的弹性体,力学性能好,可充填70%~80%的高能固体组份。在高分子上引入含能基团的粘合剂:含有叠氮基的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作为推进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