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木虱发生的气候特点及防治关键期

梨木虱发生的气候特点及防治关键期

ID:39641698

大小:69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8

梨木虱发生的气候特点及防治关键期_第1页
梨木虱发生的气候特点及防治关键期_第2页
梨木虱发生的气候特点及防治关键期_第3页
梨木虱发生的气候特点及防治关键期_第4页
梨木虱发生的气候特点及防治关键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梨木虱发生的气候特点及防治关键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梨木虱发生的气候特点及防治关键期王有信张丽萍(山西晋城市农业工作委员会048000)今年我市春旱少雨,六月份从前未降过有效雨,而秋季八月分降雨量猛增至201、8毫米,比去年同期高39%。九月份(9月1日至20日)三次降雨量为40年同期之最,达171.5毫米。前期少雨后期多雨造成果实裂果、病虫大发生。仅主产梨区泽州南岭、山河,高平寺庄等地梨木虱发生面积近万亩,给果农造成较大损失。经过努力防治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梨木虱在叶脉处为窖害状裂果及后期被梨木虱为害变褐状、【气候特点与发生原因分析】

2、今年是猖獗发生年,特点是较平年发生期早、蔓延快、来势猛、为害严重。部分园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前后,在此之后,田间的数量迅速的减少,危害也随之减轻。根据田间观察,结合气象资料可以看岀,该虫发生与气候、气温有一定关系;今年我市早春气温比往年高出1-2度,六月份以前严重干旱,有利于梨木虱为害。梨木虱的发生与危害程度与每年的气温、降雨关系密切,温度高、干旱提前发生,大雨可以大量冲刷掉产在叶面上的卵和刚刚孵化的小若虫。湿度大也有利于梨木虱本很多天敌的生活,对梨木虱的发生有抑制作用。因此,多雨的年份梨木虱发生轻

3、,相反,干旱的年份梨木虱常常会大发生。第一代初孵幼虫危害期,是落花后,第二代6月上旬至7月中旬.第三代7月上旬至8月下旬,第四代8月上旬开始发生,9月中下旬出现越冬代成虫。【为害作物及分布】梨木虱的寄主植物有梨。以成虫、若虫刺吸口器为害芽、叶、嫩枝等部位。今年大面积发生并造成严重为害,严重地段叶片被害率90%以上,由梨木虱为害落叶率可高达50%~60%,果面污染率达50%以上。该虫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山东、河南、安徽等梨产区。【为害症状】若虫和成虫刺吸叶、芽、嫩梢汁液,造成叶片向背面纵卷,

4、出现褐斑,严重时变褐皱缩脱落。此虫排泄透明的粘液,常将果叶,两叶粘合起来,严重时树枝上、地面滴落一层油污,遇雨即引起煤污病菌寄生,叶片污黑,果面亦变黑粗糙,果面污染率达50%以上。果实污黑层影响膨大,降低果品等级。【病虫形态特征】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昆虫。成虫:越冬型:褐色,体长2.8~3.2毫米,前翅后缘在臀区有明显的褐色斑。夏型:黄色或绿色,长2.3~2.9毫米,体色变化较大,绿色者中胸背板大部为黄色。黄色个体仅胸背斑纹黄褐色。夏型翅上均无斑纹,头与胸等宽,头顶平而后缘凹下,呈圆锥形突伸,触

5、角丝状,10节,自第3节起各节端部黑色,9~10节黑色,末端有一对刚毛。若虫:初孵幼虫扁椭圆形,淡黄色,复眼红色。3龄后体扁圆形,绿色,翅芽稍有褐色,身体两侧、胸、腹背面各节前缘有褐色斑,晚秋最末代若虫为褐色,越冬型成虫刚脱皮时为红色。卵:越冬成虫前期产的卵为长椭圆形,黄色,长0.3毫米,夏季卵初产乳白色,一端钝圆,另一端略尖并有一长柄,丝状。【发生规律】梨木虱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以冬型成虫在梨园落叶下、杂草间占(70%)、树皮下三个场所越冬。越冬代成虫出蛰期:华北地区二月上旬——三月上旬,

6、在梨树当日常最低温度在-2℃以上,最高在10℃以下时,即在梨树花芽萌动前10~15天开始活动,越冬成虫对温度敏感,当天气晴朗则爬出刺吸汁液,并交尾产卵。3月中旬开始产卵,4月初为越冬代成虫产卵盛期。卵主要产在短果枝叶痕及芽基部褶缝里,呈线状排列。以后各代成虫多将卵产于叶柄、叶脉及叶缘锯齿间,每雌虫可产卵290粒左右,卵期一般7一10天。孵化期:四月中旬以后为第一代初孵幼虫危害期,4月下旬至5月初为盛发期,初孵若虫潜入芽鳞片内或群集花族基部及未展开的叶内为害。该代若虫多潜藏为害,多在叶柄基部、梨二杈

7、蚜和梨锈瘿螨所造成的卷叶中生活,因而给防治带来许多不便。同时发生分泌物时间是四月下旬(落花后),分泌物发生高峰期为六月上中旬。若虫吸刺寄主开始在六月中旬,危害状不明显造不成落叶,在六月中旬以后症状明显、果、叶开始变褐,严重者落叶。若虫怕光,喜欢潜伏其内群集为害。生长季节若虫多在叶反面、叶柄基部及芽基为害,且分泌大量淡黄色粘液,常将两片叶子粘合重叠。在生长季节,梨木虱成虫不再将卵产在枝条上,而是产在叶面上或者叶柄上。从这一代开始,大量的个体不再隐蔽,而是在叶面上生活。麦收前,进入了一代梨木虱的低龄若

8、虫期,此时的若虫身上覆盖的蜜露较少,蜡质絮状物也薄,是一个防治的绝好机会。麦收后,随着盛夏的来临,气候条件更加适合它们的生长和繁殖。因此,梨木虱生长的更快,繁殖的也更多,进入了全年危害的主要时期,这一时期我们叫做梨木虱的猖獗发生期。此期在一般年份可持续到8月中旬前后,在此之后,田间的数量迅速的减少,危害也随之减轻,在落叶前出现冬型成虫并越冬。其他各代成虫出现期:第二代6月上旬至7月中旬.第三代7月上旬至8月下旬,第四代8月上旬开始发生,9月中下旬出现越冬代成虫。第四代后期发生的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