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默写专题含解析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默写专题含解析

ID:39646115

大小:1.08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7-08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默写专题含解析_第1页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默写专题含解析_第2页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默写专题含解析_第3页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默写专题含解析_第4页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默写专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默写专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默写专题1.【2018年中考安徽卷】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①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②水河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③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

2、雨寄北》)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①《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曾益其所不能②山岛竦峙③沿溯阻绝④感时花溅泪⑤君问归期未有期⑥山河破碎风飘絮(2)①浊酒一杯家万里②略无慕艳意【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

3、考题。默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2.【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古诗文默写(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李商隐《无题》)(2)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3)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4)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夕阳西下,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菊花,也叫“黄花”,

4、常见于古诗文中。陶渊明吟咏“______,悠然见南山”,周敦颐则感慨“菊之爱,______”。【答案】(1)蜡炬成灰泪始干(2)化作春泥更护花(3)无可奈何花落去33似曾相识燕归来(4)山回路转不见君(5)断肠人在天涯(6)采菊东篱下陶后鲜有闻【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点睛】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

5、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古诗文中的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3、【2018年中考广州卷】古诗文默写7.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A.知困,然后能自反也;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也。B.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C.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D.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E.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F.疑怪昨霄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8.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①乡书何处达?__

6、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③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④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⑤____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醉能同其乐,_______________,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9.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文名句。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经常引用古典诗文名句,这展

7、现了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在中央党校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主席就引用了①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来说明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他还用了②“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来说明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答案】337.BD8.(1).①归雁洛阳边(2).②不戚戚于贫贱(3).③青草池塘处处蛙(4).④山山唯落晖(5).⑤马作的卢飞快(6).⑥醒能述以文者9.(1).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②学而不思则罔,(4).思而不学则殆。【解析】7.这

8、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