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ID:39646435

大小:205.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8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与技能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物体位置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3.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

2、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3.注意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的兴趣。重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2.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和方法。难点1.凸透镜成像的原理。2.对凸透镜成像性质的描述。光具座、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刻度尺、多媒体课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学生回忆生活中的透镜成像知识:照相机、投影仪里面都有凸透镜,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照相机能使景物在相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像,投影仪能把小的胶片上的画

3、面放大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像,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等。使用凸透镜产生这么多的现象,所成的像有哪些特点?成像的条件是什么呢?我们这节课就用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51.提出问题: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什么因素有关系?2.猜想与假设: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可能跟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有关。3.设计实验:我们可以把物体放在距凸透

4、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观察成像的情况。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跟透镜的焦距f有关系,所以研究物距u的变化时,焦距可能是个应该注意的参照距离。比如,我们可以注意观察物距等于、大于或小于一倍焦距、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像的情况(参照课本P97图5.3-1)。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强调注意事项及实验步骤:①把透镜放在桌子中央,把蜡烛、光屏放在其两侧,刻度尺放在桌子上,如课本图5.3-2所示。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③移动蜡烛,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

5、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把数据记入表格。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等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测出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将数据记入表格。⑤当蜡烛移到透镜的焦点时,在光屏上看不到蜡烛的像,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这时在光屏上看不到蜡烛的像,拿去光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正立还是倒立填入表格。探究一:在光屏上找到物体完整清晰的实像

6、请学生代表讲解找到清晰完整像的方法:①物体、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②光屏上的像最亮最清晰时,光屏所在位置就是像所在位置。学生总结:光屏上可以找到倒立、缩小实像和倒立、放大实像。探究二:探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和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得出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v<2f。(2)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此点为成实像大小的分界点。(3)5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4)当u=f

7、时,不成像,此点为成像虚实的分界点。(5)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实验表格物距成像性质像距应用u>2f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的实像v=2f2f>u>f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投影仪、幻灯机u=f不成像u<f正立、放大的虚像与物同侧放大镜  5.分析与论证:根据成像的情况,对数据进行分类:(1)像的虚实;(2)像的大小;(3)像的正倒。问题思考:(1)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什么条件下成虚像?(2)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条件

8、下成放大的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3)像的正倒: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成实像时,物像在透镜的什么位置?虚像呢?(4)像的放大与缩小的条件: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5)像的大小变化:当物体成实像时,物体逐渐靠近透镜时,像距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像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当物体成虚像时,物体逐渐靠近透镜,像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6)实像和虚像有什么不同?5学生交流讨论:(1)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