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跟踪训练3(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跟踪训练3(含解析)

ID:39648781

大小:4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8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跟踪训练3(含解析)_第1页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跟踪训练3(含解析)_第2页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跟踪训练3(含解析)_第3页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跟踪训练3(含解析)_第4页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跟踪训练3(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跟踪训练3(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阅读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满庭芳·促织儿张镃月洗高梧,露氵专①幽草,宝钗楼②外秋深。土花③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注] ①氵专:露水多的样子。②宝钗楼:本是咸阳古迹,这里借指杭州张达可家的楼台。③土花:苔藓。(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月洗”句描写出夜空澄明、高大的梧

2、桐沐浴在月光之中的景象,“洗”字体现出秋月的明净。B.“萤火”句用视觉里的萤火和听觉里的蟋蟀叫声,表现环境的幽静和作者的悲凉。C.“静听”“微韵”“凄咽”三句中,“转”有音调低回突然转变之意,“寒”“凄咽悲沉”是作者听来的主观感受。D.词的上片主要写景,采用动静结合、拟物等手法描写出月下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2)词的下片描写了哪些与蟋蟀有关的活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相关词句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D项,“拟物”错误,上片没有运用这种手法,其中,“争求侣,殷勤劝织”运用的是拟人的手法。“月”“高梧”“露”“幽草”“土花”等都是静态的景物,“坠”“寒声”是动态的描写,属于动静结合。(2)考生在解答第一个问题时,可以先考虑词句描写的具体内容,从内容的角度把握词的下片描写的与蟋蟀有关的内容,比如“呼灯灌穴,敛步随音”“犹自追寻”是作者小时候捕蟋蟀的场景,“携向华堂戏斗”是作者小时候斗蟋蟀的场景

4、等。至于第二个问题,考生可以从作者回忆美好的童年生活与如今的客居他乡的“凄咽悲沉”等方面进行分析。词的下片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对童年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然后对比当前生活,表现此时生活的悲凉。[答案] (1)D (2)活动:①捕蟋蟀,作者回忆小时候捕蟋蟀的情景,叫人点上灯,然后自己用水灌蟋蟀的巢穴,在月光下轻手轻脚地追寻蟋蟀。②斗蟋蟀,作者把捕获的蟋蟀带到堂上与别人斗蟋蟀。6表达的情感:作者通过追忆小时候生活的情趣,表达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以此反衬今日的孤独悲苦,抒写今昔之感。2

5、.(2018·山西省太原市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程珌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①。三拊当时顽石②,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注] ①士雅与刘琨:均为东晋爱国将领。②顽石:指当年诸葛亮堆成八阵图的石子。(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起头两句以问句开头,点明“中原一

6、恨”的原因是南北分裂,为全词奠定感情基调。B.“却似”三句是说长江本如水晶盆那样完美,却因两点孤山而白璧有瑕。暗指金瓯有缺。C.“看来”两句是说天意不让我们拥有士雅和刘琨这样的将领,表达了对收复大业的悲观。D.词人借拊顽石,想象与诸葛亮这样的战略家酌酒细论,其对统一大计的关切溢于言表。(2)“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的精妙之处表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C项,天意是天意向宋,就缺优秀的爱国将领,也没有悲观的情绪。(2)要求赏析“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的精妙之处,注意主要从比喻的手法的角度赏析,句中“雨”比喻宋军,“北尘”比喻金人的统治。形象地写出了水深火热之中的北国人民,亟待宋军挥师北上,把他们从金国的统治下解救出来的心情。[答案] (1)C (2)①该句意思是说,初夏正需一场及时雨,以清洗从北方刮来的尘土。②用了比喻的手法。“雨”比喻宋军,“北尘”比喻金人的统治。③形象地写出了水深火

8、热之中的北国人民,亟待宋军挥师北上,把他们从金国的统治下解救出来的心情。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1)~(2)题。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①未成辛弃疾6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 [注] ①偃湖:新筑之湖,时未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